浅析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情绪的影响
智障儿童由于对外界环境中的信息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知觉等多种感觉无法作出正确合理的反应(即感觉统合失调)而出现多动、学习困难、行为失常及任性、冲动、严重害羞、易伤心、生气或过度兴奋等情绪失常。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工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学习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增设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涉及感觉系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下面着重以一个案例来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作用。
阿文(化名),男,8岁,智力与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均为重度落后。该患儿有一定的学习意识,喜欢音乐。其性情温和,胆小,害羞,无自伤性行为;对人与物常表现为视而不见,呼之不理,表情淡漠,回避他人目光;身体及四肢僵硬,手脚笨拙,动作不协调,与人无法建立起相互交往的关系。
首先,在感统训练中,一定要将稳定学生的情绪作为训练的基础,接受训练者是训练的前提。这个阶段并不急于完成训练项目,而是要想办法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并让他感受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是接纳他的,对他的各种表现都是理解容忍和关心的。象阿文,刚开始做一对一的感统训练时,一进入感统室看到陌生的环境和老师,嘴里发出咦咦呀呀的怪叫声,两只手紧张的握成小拳头,显得非常惊慌、恐惧。这时我走过去用很轻柔的话语安慰他,并将大笼球给他让他自己玩,渐渐地他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可以适应新环境了。几节课下来,我对他亲切的抚摸,轻柔的语调,及耐心的教导让他意识到了我的存在,而后逐渐接受了我。这时他能够听我的话,配合训练了。
在对其进行感统训练中主要采取了滑梯、布袋秋千、跳蹦床和圆木柱吊缆等。在训练中达到了与学生的交流,并且一边训练一边为其唱儿歌,数数字,以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训练中用征求意见性话语“我们一起做这个好不好”,“试一下这个好不好”等来让其觉得老师是尊重他的意见的,从而也乐意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做布缆秋千时让其与老师互相拍手既训练了他动作协调性又调动了其训练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性。另外在做圆木柱吊缆时,由开始在老师扶助下与老师一起荡,到老师不扶助让其自己抓住老师一起荡,再到扶住老师在老师引导下一边荡一边用脚踢前边的小皮球,到后来的自己抓住吊缆的绳索在老师推动下一边荡一边踢旁边的小皮球。这一训练过程中遵循了低起点,小步骤,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调动了其多种感觉渠道参与活动,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有机结合。
在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仔细的观察其所爱及习惯,然后按照孩子的习惯和方法去灵活的设计一些游戏。既可以让孩子接纳你,又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始时我发现阿文喜欢玩球,我又鼓励他做布缆秋千,结果他很快就接受了布缆秋千这种游戏,然后我又让其在做布缆秋千的时候与我抛接球。开始他的动作笨拙,双手僵硬,很难接得住球,有时候甚至连接球的信心都没有了。这时我并没有批评,指责他,而是鼓励和表扬他。偶尔他接住一个球我就使劲的鼓掌表扬他,并伸出拇指对他说:“阿文真棒”等表扬的话语。如此下来经过连续几周的训练,他已经可以接到好几个球了,动作协调性也好了很多。从这点来看,我觉得在训练中即时强化对训练会起到促进作用。对孩子训练中的表现要及时表扬、称赞、肯定成绩,不能动辄批评指责。这样就会使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建立自信,并对参加其他训练产生信心。
经过近四个月的训练,他的情绪及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今他的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也活泼了一些,有主动寻求玩耍,并与其他小孩一起玩耍的欲望,身体和四肢也没有以前那么僵硬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可否认感觉统合训练对他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见,智障儿童由于无法对外界的环境作出一个正确合理的反应,思维,意识及情绪都处于一种混沌混乱的状态之中。因此就会以各种不正常的情绪,行为而表现出来。确切来说就是情感发展障碍,具体又表现在四个方面:(1)情感的强度存在异常;(2)情感的指向存在问题;(3)情感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4)情感的表达处理存在问题。
作为一名训练老师一定要让孩子接纳你,当你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后,你就会对孩子的情感有所了解,产生共鸣,孩子也会较配合你的训练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爱护学生,多用身体去拥抱患儿,抚摸患儿,使孩子逐渐体会到你对他的爱。在孩子尖叫,大发脾气等时,要仔细分析原因,针对原因予以帮助,从而消除烦恼。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去应付遇到的困难。只有完全了解了孩子的所需所求,掌握了孩子的各种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多的达到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中也才会更多的避免去逼孩子,从而运用各种技巧来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自动自发的去接受和学习各种不同的感觉,逐步达到各种感觉的良好统合,从而对周围环境作出了一个正确合理的反应。同时,情感的指向及情感与周围环境逐渐正确,协调。当孩子从不会做到会做,再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元化的刺激,使孩子逐渐产生自信,感到快乐,各种情绪上的问题自然逐步减弱,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