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自闭儿童
这个孩子我观察几个月了,由于住处较近,每周能见到她好几次。是个女孩,由外婆带着,已经3岁1个多月了。我最初在孩子堆中能一眼看到她就是因为她的与众不同:安静;从不说话也不发出任何声音;不与人交流;皮肤不白、无光泽,眼神黯淡空洞;个子不算高,偏瘦;爱哭,习惯以哭示意;从来都不笑,面部皮肤僵硬;偶尔吃手,但不严重,晴蜓点水般地;胆小,见人就躲;极敏感。
这孩子虽然不是我的,与我没有任何干系,我甚至不太认识她的家人。但是,我一直将她放在心头,多半时候都是默默地看着她。之前听别人说过一次她的情况,今天又跟带她的外婆聊了会儿。孩子父母工作较好、经济条件不错,对孩子非常关心,因为怕周围的物品等伤着她,所以平时对她约束较多;最近9个月内上过三个幼儿园,妈妈不是很有主见,谁说哪个幼儿园好她就把孩子送到哪个幼儿园去;妈妈很忙,带她时间不多,从出生起到现在都由外婆负责带。而且,外婆说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这样,没有改变过。外婆还总感叹,你看我们孩子只比三月小一个月就差那么多。其实,这哪里是大一个月小一个月的事儿这么简单啊!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孩子的妈妈我见过一次,婆婆我经常见到。一看就能感觉到这是一对非常善良并且有耐心的母女,我想,这孩子平时估计是不会被家人大声批评甚至打骂的。最近孩子爱吃手,每当孩子把手放到嘴边时,外婆再忙都会赶紧把那只抬起的手打下来,但动作极温柔,也是如晴蜓点水般地。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冷漠,但还是比较有主意,但外婆干涉较多,很多东西不让动,而且,总是催促孩子回家。没见这女孩玩什么东西,她只是喜欢到处摸一摸,行动上从不深入。
刚才我在网上搜了下关于自闭症(孤独症)方面的文章,大体内容如下:
一、定义: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最初称为婴儿孤独症,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以三岁前起病为特征。
二、表现:
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下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三、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最近调查认为,孤独症与脑部生理结构或神经病学有关,是几种“原因”的结果。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同病率较其他人为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高,41%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北也发现有长y染色体,从而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2)器质性因素:如脑损伤、母孕期风疹感染,生下后患过脑膜炎、脑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最近的研究证明,患幼年孤独症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可能将一个基本的脑蛋白误为异体,而被吞噬掉。因此导致脑损伤,可能是造成此病的特征。此病同时出现情绪、智力和交际的缺陷,亦是与脑病变有关。
(3)环境因素:过去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兴趣。本症患儿的父母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迫倾向,对孩子冷淡和固执,家庭缺乏温暖。现在,否定了这种看法。经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脑病变的关系,其发生原因,是病毒,还是代谢失调,目前尚无定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小女孩不算是自闭症,只能说有一定程度的自闭倾向,而原因则是第三个。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分析,这孩子从小被管束太严,因为考虑到安全和卫生因素,家里人一直对其束手束脚,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动,所以,这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缺少外界的刺激,加上频繁换幼儿园,母亲陪伴时间太少、带养人管教太多等原因而缺乏安全感。有些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她表现可能不同,比如特别皮、不听劝等,而这孩子恰恰相反,非常安静、听话——这恰恰是我一直心疼她的原因。我总是感觉她就是我1岁多时的女儿,那时的三月就有这样的性格倾向。我记得那时假如三月在前面走路,如果感觉到后面有人,她会停下来让别人;在滑梯上玩时,感觉后面来人了就赶快找个角落躲一下让人家,如果没地方躲她就会立刻加快速度生怕耽误人家半点儿;那时的三月很安静,不哭(但是爱笑)不闹,从不乱画乱撕东西,即使是扔东西也只是经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胆子小,怕很多东西。所以,我一直心疼我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儿,我整天带她在户外活动,一有空就带她出去玩,尤其是经常去她特别喜欢的农村;由于她太让人,以至于后来我不得不教她当别人抢你的东西而你又不愿意给时那就抢回来,当别人打你时你可以躲开也可以还手。。。。。。太懂事太内向太敏感的女孩终究是太令人心疼的。
这个女孩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我甚至有一种冲动,那就是想带她一段时间,我非常有信心能让她笑,她现在比过去好些了,在跟我见过很多次面后终于肯在离开时冲我挥一下手了,虽然仍一言不发。她的母亲她的外婆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好的女人,但很可惜的是,她们一点儿也不懂幼儿的心理,凭自己的经验凭自己被带大的方式来带这个内心纤细的敏感女孩。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爱孩子的母亲多关注一点儿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果都不懂也没关系,那么一定要做到的是少干涉孩子让孩子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
我再补充一个案例,与本文有点儿关系,但不太大。
这也是关于小女孩的一个故事,她五周岁,个子一般,偏瘦,皮肤也不太好,主要是没有光泽。这孩子比上述那个女孩情况好得多,但我仍觉得有一定的问题。与上个例子相同的是,这孩子的母亲也是个非常好的女人,温柔、善良,但是就如她自己所言,她不懂带孩子,也因此经常骂几句孩子,至于打不打我不太清楚,但据交往能感觉到她跟孩子并不太亲,少关爱少拥抱少体贴。
这孩子的主要特点是爱哭,基本上天天哭,我问过她为什么经常哭啊,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爸爸去上班她就哭,同学去她家离开她就哭,在我带她的过程中,她见不着妈妈了要哭,而且心情极度不好,怎么劝也不管用。还有一点就是,她对外界事物不容易产生兴趣,一般小孩子在外面看到什么都新鲜,都想摸摸玩玩,而她在外面时就闹着回家,偶尔被别的小朋友拉着玩几分钟就又开始闹着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