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长对孩子、自己、机构要有正确认识
1、每位孩子初来一个新环境,与家长都会有一个心理分离焦虑期,一个对新环境和新老师的适应期,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应共同想办法进行诱导,不要过于急躁、担心和中途放弃。
2、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70%的进步。所以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让自己逐渐从绝望、焦虑、急躁的心理走出来,花时间流泪、伤心、着急,不如花时间学习和训练,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孩子的训练上,用在学习上,用在自我调整上。你有再好的技术理论,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要么孩子不听你的,要么孩子对你没兴趣。
3、家长要认识到“天助自助者”。家长要立足自己,不要说我的孩子交给机构了,给你三个月或六个月的时间,你得让我孩子怎样。大家对机构有要求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机构只是孩子一生中的阶段性作用,他给孩子打好了基础,孩子的未来,靠的还是家长。家长要自问:孩子是自己的,我自己行动起来了吗?我了解孩子吗?我尊重孩子吗?我和孩子同行了吗?
4、机会留给有心人。有的家长很刻苦,一天到晚训练,但不善于动脑筋,有问题赶快问别人。作为家长,不是只为了教孩子而教孩子,在生活细节中去发现去创新。所以光勤快不行,还要用心。
5、训练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方向问题。家长的方向不正确,会耽误孩子更多,这就要求家长多学习,了解孩子的训练方向。
如:有的家长一来就是要求孩子的语言,而且只要语言。殊不知孩子语言要想出来,需要建立其该有的能力,如注意力、气流应用能力、上下颌关节要灵活、唇部肌肉要能控制、具备模仿能力之后语言才能逐渐开发出来,并且孩子的语言发展是从大动作→精细动作→唇部小肌肉→发音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儿童的大运动发展不好,也会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的速度。
语言学习的进程:视觉仿说→听觉仿说→听觉复述。有的孩子刚学会发音“妈”,家长就让孩子听指令叫,孩子由于能力不到当然不叫,于是家长就说孩子不配合、不听话等。
6、上课期间,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在陪同期间出现问题时,家长责任自负(学校会帮助家长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送医院等)。
7、本部门家长可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分享自己的体会,不可在上课期间出现吵架、打骂孩子等一些过激行为。
8、耐心等待孩子转变的过程,不要与其他人攀比,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基础不同,所以训练目标和方向不同,没有可比性。
9、感统课和专项课是家长一对一,老师来指导的形式,家长在课堂中要学会观察孩子、分析问题并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10、每个月家长与老师对儿童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总结,制定下个月的训练计划。
11、中心设有心理支援组,希望家长在遇到困难时或对中心有合理化建议时,随时找我们沟通,也可把想法写出来放到门口的建议箱内。
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起来,以尊重孩子的基础和需要为前提,通过有效的训练,有步骤有计划地使孩子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