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
游戏可增进自闭症儿童语言主动性:游戏对于言语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有巨大的推动力。如果能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愉快的情绪,那么就可以增进语言交流的能力。
游戏教学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学会遵守规则:在游戏中,小朋友们首先要理解游戏及其规则,这就需老师或家长的辅助,当他们能达到要求时,马上给予强化,多次强化后,孩子就会理解规则了。
游戏可以培养儿童学会观察:自闭症儿童不能与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不会去观察某人某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别人。
游戏可以培养儿童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游戏是小朋友最亲密的朋友,游戏的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能力。许多亲子游戏,简单而又有热闹气氛的游戏,孩子们既能自由地去参与,不受活动所要求的条件限制,又能在活跃的气氛中得到精神上的乐趣。
然而,自闭症儿童不会像正常儿童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往往因为孩子不能发展和同龄伙伴的游戏而苦恼。如我们将孩子能否和同龄伙伴游戏看成是孩子是否会交往的重要指标,自然会将教育孩子与同龄伙伴一起游戏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这方面虽然下了很大工夫,但是,效果却往往很不理想。我们不情愿地看到这样的结果:
1、孩子终究无法产生对同龄伙伴活动及游戏的兴趣,还是宁愿和成年人或者小于自己年龄的儿童在一起。
2、勉强可以参与同龄伙伴游戏,但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只能参与简单的游戏,复杂的规则游戏无法参与。
3、即便参与了游戏,时间往往很短,难以维持下去。
4、游戏过程必须有成年人的辅助,离开这个外因,游戏过程立刻就会中断,靠自闭症孩子自己无法独立与伙伴进行游戏。
5、游戏中自闭症孩子始终是追随者的地位,和其他成员没有平等的地位。
6、孩子大多数可以完成游戏的形式,真正与伙伴的快乐分享并没有实现
正常儿童的游戏活动,基本能自发地形成。自闭症儿童如果参与游戏活动,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干预、组织,这样他们才能逐渐地、有限度地参与游戏过程。
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开展游戏活动, 这是因为:
第一,自闭症儿童缺乏对成人社会生活的关注、想象和模仿的兴趣;
第二,缺乏“角色假装”这一心理活动过程;
第三,不能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合作游戏无法进行;
第四,缺乏参与游戏的能力;
第五,情感需求动力不足,难以体会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