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导读:目前,随着孤独症儿童数量的快速增多,康复训练这种方式已经被孤独症家长所广泛接受和认可,但是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仍然缺乏客观的,全面的了解,那么。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我们该了解哪些呢?针对这些,国内著名自闭症康复专家张桂娥教授向我们作了详细讲解。
训练能治好孤独症吗?
这是所有孤独症儿童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就像我们在医院里询问医生一样,由于关心病情而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终的治疗结果。那么,对于孤独症呢个儿童来讲,如果把“治好”等同于医学上的“治愈”,让孤独症的症状从此在孩子身上消失,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希望微乎其微。但是,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却有很多。有些孤独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人已经上大学,有的人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中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不过这已经不影响他们与社会的交往与沟通。需要注意的是,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只是极少数,而且与他们一直得到的良好训练分不开。
张教授讲道,训练是目前推一被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良好的训练能够使其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可以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自立。如果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往往会出现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使得社会甚至家人都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就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训练要进行多长时间?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费用相对较高,许多家长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即使是专家学者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由于每个患儿的症状不同,情况不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康复效果。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干预工程,需要训练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几乎在他们成长的全过程都需要伴随训练矫治。只要坚持正确的训练,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人们认为不可能学会的东西,具备人们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在交谈中,张教授说道:“一位已经帮助自己患孤独症的女儿成功地走上独立生活道路的德国母亲感慨地说出自己的感想:‘孤独症的孩子能走多远,只有上帝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与昨天相比,我的女儿今天又学会了什么。’”
因此,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或许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收获和意外的惊喜。
家长该怎样配合老师的康复训练?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位父母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孩子。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父母更是费尽心思,煞费苦心。张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家长的配合是极为关键的。父母不仅要在陪读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孩子的各种反应及表现,更要,而且还要学习相关的训练知识,毕竟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家人相处,父母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来为孩子做训练,在自然中康复训练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这也是张教授所提倡的“自然训练法”之灵魂。
结束语: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家长要客观认识,端正心态,在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让孩子无限的接近正常,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