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父亲的深情手记──《与海豚交谈的男孩》
英国医学界曾做实验,在宏都拉斯的罗泰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将30位轻、中度忧郁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受试者每天都下水一小时,但其中一组(实验组)和海豚游泳或浮潜,另外一组(对照组)并未与海豚共游。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四星期即停止服药或心理治疗,实验期间(两周)也不服药。三个月后,发现两组受试者症状都有改善,并且不需要继续治疗。而有海豚相陪的实验组,忧郁症状的减轻程度,比起与海豚共游的对照组更加明显。
以上数据出自《环境信息电子报》<与海豚共游可减轻忧郁症>所引述《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报告。研究报告指出,「与海豚一同游泳的疗程两周后,与服用抗郁药物四周的效果一样,能够减轻忧郁症的症状。」「回声定位(echolocation)系统、美学价值及藉由与海豚的互动来提升情绪,或许能解释哺乳动物疗伤的特质。」这里提到的「回声定位系统」,大概就是海豚的声纳吧!
在《与海豚交谈的男孩》的同名文章里,作者吕政达引介他所阅读到「海豚治疗」的资料。海豚身心疗法适用于唐氏儿、自闭儿、过动儿、忧郁症患者、注意力失调缺陷、肌肉萎缩退化者、情绪或学习障碍者等身心障碍的病患。与海豚共游,和海豚为友,往往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与海豚交谈的男孩》是自闭儿父亲的深情手记,是亲子互动过程的记事本,是自闭症病理的备忘录。作者吕政达搜寻数据,研读报告,并透过实际生活的观察、相处、互动、调适和思索后,把所知所闻、所见所思,融入散文笔法,以文学形式反刍为本书。作者探讨生理心理学、两性教育、亲子关系等多重主题,最后以「欢喜赞叹」的心境来看自闭者的世界,并呼吁为人父母以鼓励代替批判,本书关切的对象遂由自闭儿延伸到所有身心发展障碍的孩子,再扩及一般家庭的亲子关系,进而促使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态度。
海豚和这些身心障碍的孩子似乎有共通的频率,人类和海豚共游时,脑波与血液里的化学物质都有所变化。所以如此,和海豚的声纳大有关系。
据研究,海豚的声纳就像雷达一样,牠们借着发送声纳,搜寻海底情境,不但可以掌握一公里外的鲨鱼行踪,同时可以知道鲨鱼吃饱了没,以决定要不要闪躲。
可以知道鲨鱼的肚子是饱是空,可见声纳可以穿透鲨鱼身躯,同理也可以穿透人体。不知道海豚的声纳如何影响人体的五官七窍、血脉神经,全球有超过一万人在研究海豚辅助治疗,希望找出原因及方法。
《与海豚交谈的男孩》作者吕政达是自闭儿的父亲。他一方面叙述和儿子的互动情形,一方面把搜寻来的相关资料融入文章,使得本书既有文学作品的精致,又有医学和科学的知识趣味。
在台湾一千个小孩就有一个是自闭儿,但我们对自症症了解太少,误解太多。常把自闭症等同于孤癖,从常听到的一句话「你搞自闭啊!」可见一斑。透过本书我们进一步了解自闭症,虽然病变原因仍不可解,但透过行为模式、特征的分析,可厘清对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不与外界往来沟通的严重误解,更袪除自闭儿皆如电影《雨人》男主角般拥有过人天分的刻板印象。
最后以「欢喜赞叹」的心境来看自闭者的世界。自闭儿专注于一个事物,「那种纯真的欢喜,怎么看也不腻的感动。」非「正常」人所能办到。用这心态看世界,世界就变得美好。书里因而呼吁为人父母以鼓励代替批判,于是从自闭儿延伸到所有身心障碍的孩子,进而扩展到我们对生命的态度,这是本书附带的励志功能。
《与海豚交谈的男孩》是自闭儿父亲的深情手记,是亲子互动过程的记事本,是自闭症病理的备忘录。作者吕政达搜寻数据,研读报告,并透过实际生活的观察、相处、互动、调适和思索后,把所知所闻、所见所思,融入散文笔法,以文学形式反刍为本书。作者探讨生理心理学、两性教育、亲子关系等多重主题,最后以「欢喜赞叹」的心境来看自闭者的世界,并呼吁为人父母以鼓励代替批判,本书关切的对象遂由自闭儿延伸到所有身心发展障碍的孩子,再扩及一般家庭的亲子关系,进而促使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