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康复 > 认知

在游戏中加强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训练

作者:星雨 更新时间:2014-01-2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有许多家长会反映说孩子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愿意一直与家长面对面的坐在桌子对面刻板的听指令配对选择、表达卡片,原因无他,大都是因为家长的教学方式、语言、表情较为单一、刻板、形式化,没有真正的调动孩子的兴趣及情绪,那孩子的注意力和配合能力自然就不好了,故而建议家长需多在自然的生活化环境中,在游戏中去给孩子做训练,现在简单介绍如何在游戏中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以认知动物为例:

  一、 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的配对

  教学目的:1、视觉寻视能力的培养;

  2、理解能力的提高;

  3、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教学要求:在大环境中完成动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对(桌面、地面、墙面的转换)。

  所用教具:动物大卡、小卡、挂图、垫子、模具

  教学分析:1、动物模具配对——模具、卡片配对——大卡配对——小卡配对——大、小、挂配;

  2、同一个平面配对——地面、墙面配对——桌面、墙面配对——桌面、地面配对等。

  游戏形式:在动态中个人/小组中进行。

  游戏类型:“鬃、鬃碰一碰/亲一亲”、“我指你拿”、“送它回家”等等,根据不同孩子的程度来设置结构,设置环境,重点是家长或老师的方法及语言一定要灵活。

  二、在游戏中按名称选择动物模具或挂图、卡片等。

  教学目的:1、视觉分辨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2、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要求:在游戏中能从大环境中听指令按名称找到相应的物品。

  所用教具:同配对游戏及动物头饰

  教学分析:选择动物模具——选择动物卡片——指认动物挂图(从少到多、由近至远、语言的变化)。

  游戏形式:动态、静态平行游戏

  游戏类型:“小孩小孩真爱玩”、“跳格子”、“动物走秀”等,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你所用的语言方式,在此过程中学习对动物的认知及其他。

  三、在游戏中促进孩子对动物名称的表达

  教学目的:1、语言表达能力;

  2、互动、沟通意识的建立;

  3、主动语言、情景语言的运用。

  教学要求:能主动表达动物名称。

  所用教具:同前面游戏所需。

  教学分析:模仿表达动物名称——提示下表达——主动表达——游戏中运用表达(根据孩子的程度来决定表达的方式)。

  游戏形式:互动、协作、动静交替游戏。

  游戏类型:在选择指认的基础上由仿说名称到主动表达过渡,另根据孩子语言及理解程度来决定你要用的语言。

  四、理解动物的特征及其泛化

  教学目的:1、理解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的提高;

  2、视觉观察、模仿能力的改善;

  3、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沟通意识。

  教学要求:随游戏要求适当做出相应反应。

  所用教具:同前游戏所需。

  教学分析:理解动物的叫声——理解动物的形态、属性——理解其相关泛化及思维转换。

  游戏形式:音乐游戏贯穿始终。

  游戏类型:“我爱我的小动物”、“动物走路”、“动物吃饭”、“找妈妈”等此类游戏,根据孩子各阶段的程度来决定游戏语言要求的变动深浅。

  备注说明:1、注意力及蒙氏理念需贯穿始终。

  2、在进行训练时,家长需根据孩子现阶段的程度(基础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适时、适度的辅助(a、口语与动作辅助 b、完全动作辅助 c、部分动作提示 d、直接口语提示(直接说要说的话) e、间接口语提示(话中话) f、声音提示(发出不同的声音) g、视觉提示/文字提示 h、他人示范 i、时间延迟 j、自然提示)

  3、活动中家长需多引导、多诱导、多鼓励孩子,应减少指责性及指令性语言。

  4、活动中家长需多利用自身的夸张表情、动作、声音、语言引导孩子,从而有效的提升孩子给予注意力的主动性及持续性。

  5、活动中当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时,家长切不可直接性指责孩子、强迫孩子参与,需有效的进行引导、转换。

  6、训练中应多结合于日常生活,切勿为了训练而训练,而了学习而学习,需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7、训练中应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尝试(动手操作/观察)

  8、训练中需注意:心中有数、辅助有度、目标清楚

加入收藏
上一篇: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
下一篇:克服自闭症儿童的认知障碍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 带你认知自闭症的问题
  • 自闭症孩子认知能力差怎么办
  • 让自闭症孩子知道你我他
  • 儿童自闭症与认知方式的关系
  • 自闭儿不同类型配对练习训练技巧,3步教会你
  • 如何安排认知训练?
  • 自闭症儿童接受性认知如何向表达性认知过度
  • 在游戏中加强对动物的认知
  •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选择指定物品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