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庆:六步学会评估自闭儿的沟通需求
图文转自:时一憨微信公众号。
【示意图解读】
绝大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沟通需求的。但他们的沟通需求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1.他们的表达方式通常不被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所理解,因此,除非特别熟悉患儿的照护者,其他人很难明白患儿沟通的内容或者指向。
2.即使不熟悉的人也能最终明白他们的沟通需求或者指向,但方式方法常不合理或者不为常人接受。
3.他们即使表达沟通需求,通常也仅指向要求,缺乏情感的分享和兴趣的展示,也缺乏描述性表达。
也有少部分儿童,家长或者照护者并不是特别容易感受到或者回忆出患儿能经常性地表达需求的情境。如是,可能与下述情况相关:
michal chelbin(以色列) / 摄
1.患儿兴趣狭窄且容易自我满足;比如,引起一般儿童兴趣的玩具、事物、食物、人物他一概没有兴趣;但可能自得其乐地玩手,来回晃身体,或者转圈、蹦跳,或者其它刻板重复且局限的兴趣行为。
2.患儿对需求的沟通动机较弱,即使有需求也不强烈要求满足;一部分儿童,你拿给他喜欢吃的,他就张嘴;你撤掉,他也无动于衷,或者稍微有意识尝试得到但很快放弃。
3.患儿的日常生活环境很容易使他自我满足。在家庭环境里,即使孩子的兴趣范围比较广泛,但如果孩子自己就很容易获得他想玩的玩具、他想吃的食品、他想喝的饮料、他想接近的事物,他与人沟通获得这些所欲的内容的机会也相应都被剥夺了。
4.极少数儿童,可能连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动机都很微弱。这样的儿童,极难与之进行任何人际沟通。
如何对无需求的孩子创造有需求的机会?
对于这少部分或者极少数儿童,就需要为他们创造需求的机会:一般来讲,我们有两种途径实现:暂时终止他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正在玩耍的事物;有希望启动或者接近他想要的活动或者事物。前者针对上述第1、第2的情况;后者针对上述第3种情况。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第1、第2种情况,患儿继续活动或者继续喜欢的事物的动机往往并不强烈,因此,暂时终止的时间一定要比较短暂,且要利用这短暂终止而激发出微弱的要求继续的动机的机会,教她/他最方便的表达方式:比如一个孩子喜欢来回跑,你就可以上前抓住他,并及时辅助他说,“放开我”,他模仿你说出这三个字以后,迅速放开他/她,让她/他继续跑一会儿。
第3种情况最容易处理。有希望启动或者接近他/她想要的活动或者事物的关键点在于有希望却并不能自我实现。比如,把她喜欢吃的饼干放进透明但旋紧的容器里,他看到却自己打不开,这就使饼干变成有希望启动或者接近的事物,这个希望却需要通过在场的其他人帮她实现。
第4种情况最难处理。需要对可能的强化物有一定时间的剥夺且在满足时还要尽量快捷方便,仅仅教患儿一些最方便容易的沟通方式便要让她马上获得满足,同时还要辅助以最夸张的表情语气语调,以尽可能获得他对人和强化物的注意。比如,他不拒绝饼干(甚至可能有点喜欢,对于这类孩子,你很难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在一段时间(也许2小时)没有吃到饼干的时候,也许,我们特别夸张的表情和语调说“看,饼干!”,他能瞥你或者饼干一眼,我们就要马上欣喜地让他吃到饼干。你若期待他更多,很有可能他对吃饼干一并失去了兴趣。好在严重到这种程度的孩子,即使在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个群体里,也是极少数。但确实有。
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对某事物的兴趣,她/他要试图接近或者获得该事物,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沟通表达方式:以装在透明罐子里的饼干为例,他可能徒劳无功地尝试自己打开;或者过来拉你的手并把你的手放在盖子上做拧的动作;也有可能会拿起罐子摔或者砸。所有这些尝试不成功,他/她可能会选择放弃或者辅助以哭闹发脾气来坚持。我们需要评估的是这样的基点:她/他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出现合理的、通常被接受的表达方式(比如,走过来跟家长说,打开或者帮我打开),如果合理的、通常被接受的表达方式始终没有出现,那么,他在用哭闹发脾气来解决之前,都尝试过哪些方式?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家长既敏感,又要被动。敏感体现在几个方面:
1.对孩子的需求敏感:能及时发现孩子有需求的动机。
2.对评估孩子实现需求的方式敏感:能有意识地观察孩子是怎么样解决他有需求却又不能自我满足这个困境的;
3.对评估中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敏感,要赶在孩子诉诸于哭闹发脾气之前及时找到合理且对孩子能力适当的表达方式,教他并使他得到满足。
4.对在此过程中一切合理的且符合孩子能力的表达方式敏感:任何情况下只要合理的且符合孩子能力的行为表达方式一旦出现,都要及时满足。
被动体现在,在系统地评估和了解孩子解决当下他自身问题的可能方式之前,在合理且符合孩子能力的行为表达方式出现之前,不要急于满足孩子。
第二步让我们了解了孩子在自身困境面前她/他已经穷尽了的所有可能解决的方式。我们在观察中对于我们敏感和被动的诸项要求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判断在内。对孩子合适的表达方式有两个参照:
1.是否与他/她的年龄相适应?
2.是否与她/他的基础能力相适应?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来说,后者更重要。
如果孩子到了将要哭闹发脾气都还没有表现出任何与年龄和能力相适应的合理表达方式,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他已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能力,为她设置适宜的沟通需求的目标行为了。比如对有言语能力的孩子,设置仿说的语言目标;对于无言语能力的孩子,设置点头、摇头等非言语的沟通目标等等。
比如,可以利用自然情境下的随机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技术,在及时满足孩子需求的基础上,让她无障碍的练习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们也可以在平时的回合试验教学中增加我们在评估中作为教学目标的行为,以使得该目标行为得到高强度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使其在自然情境中更容易出现(比如回合试验中我们增加这样做“点头”和“摇头”或者接受性语言训练“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以增加她/他在自然情境下表达同意或者拒绝的可能性。
在第5步中,围绕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的目标行为,可能不止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或技术可用。那么,我们在实施教学中到底用哪个方法和技术最好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你个人最掌握的方法是哪一个?掌握到何种程度?自认为掌握还是有专业人员评价你掌握?你是如何掌握该方法的?
2.该方法是否成熟的、已经建立循证依据且被权威机构(比如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出台的国家标准工程)推荐的?
3.你使用该方法是否有可能得到反馈和督导?
4.你的孩子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性如何?
5.你是否收集相关的数据以使你更准确地把握和判断这种方法在你孩子身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