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自闭症的儿子 能给我洗袜子啦
34岁的陈晓宁是和平区长白街道的居民,12岁的儿子小海从小患有自闭症,“儿子小时候还会说话,一岁半开始很少说话,到了三周岁时就什么都不说了。”多次求医未果的情况下,在小海10岁时,陈晓宁把他送到了和平区睿智学校,也是从那时起,陈晓宁发现了儿子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那年夏天,陈晓宁在儿子的本上写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听儿子叫我一声妈妈。”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一天,陈晓宁正在看儿子的作业,小海走进屋里瞅了瞅,然后喊了一声,“妈!”陈晓宁愣住了,她不敢相信地对儿子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到儿子再一次说出“妈”时,陈晓宁激动地流泪了,“我真是太高兴了。”
“以前他的袜子都是我洗的,还得我去催着他。”有一次陈晓宁洗衣服,发现儿子正在旁边看着,她就说,“你来试试。”结果儿子搓了两下觉得没意思就跑开了,陈晓宁也没在意。后来一天晚上,儿子脱下袜子没送到陈晓宁手里,反倒来到陈晓宁身旁,帮她脱起了袜子。陈晓宁看着儿子把两双袜子一起按到了水里洗了起来,“我发现儿子正在不断地进步,打那以后,我袜子都是我儿子洗。” 本报记者 王 芳
这对白发老夫妻,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在照顾女儿中度过的,但他们从未苛责过女儿,反而“从不大声对她说话”;这位年轻的母亲,文中虽未谈到如何照顾患自闭症的儿子,但从对儿子的点滴进步中,侧面衬出母亲的默默付出和收获的喜悦。编过这两篇新闻故事,笔者只能说,父爱母爱如山似海,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是坚实地构筑起人类社会最天然、最恒久的爱的基石。——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