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1001次”有奇迹出现
——记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甜酸苦辣
某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劳秋花帮助一位患自闭症的孩子在做仰卧起坐训练。
他们都是那么年轻,人生在他们面前有很多的选择,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世上轻松、无压力的工作,来到自闭症儿童中心从事一份不为外人所理解的特殊工作。不要说高强度的体力消耗,高难度的脑力挑战,有时,也要面对责备和委屈,还有这么大的责任,可是你们都默默地、毫无怨言地承受了,甚至一天比一天地投入,一天比一天地更爱这些孤独的孩子。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今天适逢我国第25个教师节,辛苦一年的教师们又开始享受自己的节日了,然而,有一群特殊的老师,虽然承担着社会责任和精神压力,但遗憾的是,他们却仍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节同样孤独,没有鲜花和掌声,这就是为自闭症儿童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在教师节来临之前,请跟随笔者一起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蓬江区儿童心理行为教育指导中心是江门第一家专门为自闭症儿童服务的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共有23名老师,平均年龄也刚好23岁,这里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付出的努力再多,可能也永远换不回学生一句“老师,节日快乐”的问候,但孩子们每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能让老师们感到莫大的满足和幸福。
文/李谟飞 图/彭桐/CFP
最大的欣喜来自孩子的变化
王广华来江门之前在北京朝阳区一所中学当老师,因为男朋友在江门上班,所以来到江门找工作。起初是想在普通学校里当一名教师,没有想过会成为一名自闭症老师,一堂示范课改变了王广华的想法,教学内容是一群孩子手拉着手走直线,这在普通幼儿园里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教学,甚至根本无需老师来教,在这里要教上好几堂课。这一切,听起来似乎不可想象,但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看着这些孩子眼中的迷茫和无助,教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感觉这些孩子是那么需要我。”王广华回忆起当时踏入这个行业的情景时,还是那么激动。
“不过,刚来的时候我真的很不适应,以前教学都有资料可查,有教材可以备课,教学方法也可以复制,但是,现在每一堂课都要针对一个小朋友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这里,由于面对的大多都是自闭症小孩,讲课速度只能慢下来,你试想一下,几堂课,十几堂课从头到尾都重复一个话题,激情变成了爱心+耐心。”王广华如是说。
重复,不断地重复,这几乎构成了学校课堂的所有内容。
这里既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成绩排名,最大的欣喜来自孩子的细微进步,然而,老师们经常在辛苦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本看不到学生取得明显的成绩和进步。“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我们的成就感收获在孩子们那微小的变化中,从不说话到开口说话,到说一句话,直至学会简单的模仿,会唱一首完整的歌。”
坚信“1001次”有奇迹出现
王金华毕业于江门幼儿师范学校。“这些孩子同样有受教育的权利,我没理由放弃他们。”长相靓丽,始终满脸笑容的王金华说,即使是周末,也不能休息,早上9时,她开始对患自闭症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认知训练;下午3时后,她又开始给孩子们上语音训练课。“我是乖孩子……”类似这样单调乏味的话,王金华一下午可能要说上100遍,可有的孩子还是说不出清晰的一句。“这些孩子的言语能力比同龄孩子差,训练他们没有耐心不行,但训练得好,他们完全可以逐步适应群体正常的生活。”
在这所特殊教育学校里,王金华每天都要教孩子们学会各种游戏,还要不停地研究各个孩子的症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患自闭症的孩子多数协调性不好,教给他们学会各种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王金华说,她教小孩一个抬腿的动作,就不知道教了多少遍。有一次王金华抬起他的右腿时,有个小朋友突然说了句“抬右腿”。王金华高兴得眼泪随之流了下来。
她们这些老师,有句很好的格言:“当你教他1000遍时,他还不会,可能教他1001遍就会了。”这句格言也成了鼓励老师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王金华最后说,自己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孩子有点进步的时候。
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责任
毕业于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的钟永强,在校时就被东莞一家幼儿园预订,一次帮助自闭症儿童的义工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次经历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位亲戚,也是因为得了自闭症,没有及时发现延误了训练,严重影响了他的后半生。“当时我在想,要是能早点发现和治疗,可能我那亲戚能恢复正常人的生活。”钟永强谈起了自己放弃幼儿园来到自闭症儿童身边的原因,“想到自己快乐的童年,就有种青春的冲动,就想要帮助这些孩子。”
这份工作除了单调、乏味之外,自身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钟永强说,每天面对着孩子的不正常表情,自身多少会受到影响,而且要身兼多职,劳动强度大,每天不但给孩子上感觉统合训练,而且还要认知、理解、手眼协调训练等,给孩子上完课回到家,躺下就不想起来,太累了。学校里的孩子自我伤害的可能性比正常孩子大,每时每刻都要留意,生怕孩子受到意外#p#分页标题#e#伤害,神经时刻都是紧绷着。
“其实体力上的压力倒不算什么,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自闭症儿童的亲人。”钟永强很有感触地说,当训练了一个月、几个月后,小朋友没有丝毫的进步,看见他们的爸爸妈妈背地里低头的无奈、深深的叹息、失望甚至是绝望的表情,那种自责以及作为老师的责任心使得压力倍增。
希望更多的老师加入
谈起今年教师节的心愿,戴着眼镜略显腼腆的郑伊琪说:“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老师,缺少老师意味着更多的患儿不能接受训练。我最大的心愿是有更多的老师加入。”
“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老师,需具备很多的条件,但在招聘的时候符合我们条件的,一看是教自闭症儿童,起码三分之二会跑掉。”蓬江区儿童心理行为教育指导中心行政助理邱老师这样说。
郑伊琪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特殊教育人才的投入,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刚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选择这样一份职业意义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并经过到中山三院进修学习,渐渐明白,正因为自闭症训练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系统,我们作为老师的工作意义,就是在自闭症儿童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不断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和专业的训练,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这些孩子们的行为和语言。”
训练中心是自闭症孩子的乐园
“自闭症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在成长路上,他们需要特别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也需要特别多的爱,这样一所学校,其实就是给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个乐园。”该中心教导主任张文义向笔者进一步说明了训练中心存在的意义,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享受到最平等的待遇;在这里,家长会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去做对比,事实上,很多时候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表现得哪怕比同组的自闭症孩子好一点点时,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自豪的笑意,或者流下开心的泪水。当他们看着孩子一天天进步,那种喜悦,是平常的父母难以体会到的,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充满信心。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番话:“我如果去做盲童老师,他会用盲文写下‘老师我爱你’;如果我去做聋哑儿老师,他会用手语表达,‘老师我爱你’,可是今天我是一个自闭症老师,可能意味着在今后的每一个教师节里,我都无法收到来自我学生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有人鲜花满怀,有人卡片满桌,有人没能享受一声问候,不过,他们都说:“身为老师,幸福着、满足着。”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祝这些“默默无闻”的自闭症训练老师们节日快乐,也祝所有特教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名词解释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以交流困难,语言发育迟缓,行为刻板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于孤独症,现代医学手段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目前,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结构化教学(TEACCH)实用行为分析法(ABA)等,进行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早期训练,大部分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