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将确保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地有声
本报讯(记者王慧)今年,首府将全力加大残疾人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地有声。
3月1日,我市第一部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呼和浩特市残疾人保障条例》正式施行,这为首府残疾人权益和事业保障提供了法律保障。今年在推进残疾人事业中,我市既要注意平衡推进,又要根据旗县区情、乡情、村情,突出亮点工作。诸如,回民区将打造一间房残疾人工作示范村,新建 20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玉泉区将建立精神、智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赛罕区将实施“居家安养”工程等,这些重点工作必将对本地区乃至全市残疾人工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据了解,在就业方面,今年我市将新安置 580名残疾人就业,扶持 36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还要将全年征收 305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任务,全部分到各旗县区,并将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审核、征缴和管理使用规定。在康复工作方面,我市要将白内障复明、精神病服药、假肢安装、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康复训练等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制定出台对聋儿语训、孤独症训练、精神病康复、智障脑瘫训练等康复机构资助补贴办法。此外,还将进一步推进社区(村)残疾人康复站建设,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市社区康复站配置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建设任务。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我市要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主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旗县区将确保各建成一所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从机制、经费、政策保障等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今年是如期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目标的攻坚之年,首府必将全力加大残疾人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速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