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者的大脑怎样“看”人脸?
HOW DOSE THE AUTISTIC BRAIN SEE HUMAN FACE?
研究表明,许多孤独症儿童在辨别人的长相时困难重重,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孤独症患者的大脑将人脸仅视为一种无生命物体。
Robert Schultz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一种FMRI仪器(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功能磁性回声反映仪),对14个高功能孤独症患者、阿斯伯格综合症(AS)患者和有孤独症障碍倾向者进行了研究,观察他们对人脸的感觉过程。研究者们将孤独症及AS组的仪器反应与另外两个控制组作比较。
研究者们报告说“有孤独症障碍倾向者们在辨别人脸时所呈现的大脑活动模式,有人脸部特征组成的结构,但更具有感觉非人脸物体时的特点。”孤独症患者和AS患者则表现出在棱状脑回上致活力下降。棱状脑回是大脑皮质中对人脸进行编码以使其得以辨认的区域;与此相对照,他们的大脑中用于感觉非生命物体的区域却表现出致活力增加。
“发育中的孩子所遇到的各种新鲜刺激中,人脸是最常出现和最重要的,”研究者认为,“通过人的脸部去识别和记忆人的能力是以各类人际间的关系为条件的。脸部传达着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和情绪状态。而编译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患者来说恰恰是最困难的。”
研究者提示,究竟是由于先天缺乏对人脸的兴趣导致了感觉过程的改变,还是改变了的感觉过程是导致孤独症的原因之一,尚不得而知。但是,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早些时候的研究曾表明,识别人脸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在该研究中Isabel Gaothierh和Michel Tarr发现,经过训练而成为辨认小说形象(greebles)专家的人,无论是在辨认greebles还是在辨认人脸时,有着相类似的活动特点。与此相比较,初学的greebles辩认者的棱状脑回区则没有表现出类似的形式。这说明人类对脸部的感知觉是一种晚于先天的后发展能力。
Schultz也认为,孤独症患者在人脸的感知觉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能与缺少学习经验有关。“这有可能导致他们终生对人缺乏兴趣,从而无法学会识别人脸所应有的技能。”他推测,对婴幼儿期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有关方面的直接干预,由于他们的大脑尚处于发育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识别人脸的正常能力。
(晓惠 译,详细资料地址:Robert Schultz, Child study center, Yele University, Box 207900, New Haven,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