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自闭症孩子 盼望海豚医生
“我多想让孩子看看海豚,摸摸海豚啊,可是……”36岁的妈妈赵女士喃喃自语着,听说海豚发出的超声波有助于孩子的康复,她做梦都想带孩子去看看海豚、摸摸海豚,但母女前往一次就超过两百元的高昂的门票价格却将她们无情地阻挡在了极地海洋馆的门外——而这里又几乎是天津观看海豚的唯一地点。
当然,被阻止的远远不止她们,还有许多贫困的自闭症患儿家庭。
高昂票价 挡住孩子亲近海豚的脚步
昨天中午,在本市一家自闭症培训机构里,家长正在和负责人黄冬莹老师商量,一起带孩子到极地海洋馆去摸摸海豚,“之前电视里播放海豚的画面,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还走上前去摸电视机。”妞妞妈妈惊讶地发现孩子可能喜欢海豚,因为对至亲的人她都不曾凝视,但对海豚居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后更加惊讶地发现,海豚对治疗自闭症儿童有很大帮助。
“我们家每月总共只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孩子治疗检查就要花去差不多一半,基本生活都捉襟见肘了。”妞妞妈妈说,孩子半年前被确诊为自闭症,为了照顾孩子她只有辞去工作,目前只有丈夫一个人在上班,还要还每月1000元的房贷,如果不是两边老人可以帮衬些,吃饭都成问题。
“天津能看海豚的地方大概只有极地海洋馆,一张门票138元,孩子半价,还在塘沽那边,去一趟连车费算上要两百多啊!”如此之高的票价,让自闭症孩子家庭难以承受,“但孩子的病目前国际上都没有好的治疗方法,除了康复训练外,就是海豚发出的那种超声波对他们康复特别有好处。”
“很多家长都想定期带孩子去摸摸海豚,我们培训机构很想组织大家去,但想想这么高额的票价,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都难以承受,所以想呼吁社会,希望更多的好心人和热心企业能伸手帮帮这些可爱的自闭症孩子,实现他们小小的心愿。”黄老师说着,声音哽咽了。
专家观点:确有一定疗效 鼓励家长尝试
去年我国上映的《海洋天堂》,正是讲述了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的故事。《海洋天堂》里海豚和自闭症孩子亲密接触的画面,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黄老师向记者介绍,海豚疗法最早是在1978年由美国的大卫纳坦松博士提出的。海豚与人近距离接触时发出高频超声波,对自闭症患者的神经能产生强烈冲击和刺激,激活患者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使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在我国浙江等地,都曾开展海豚“医生”辅助康复训练的活动。通过与海豚接触,让患儿身心放松,渐渐变得易于亲近,进而改善沟通技巧。
天津市妇幼保健中心姚燕滨主任介绍,海豚可以治疗自闭症这种说法,虽然在科学界尚无定论,但是的确可以作为辅助措施去尝试,国际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治疗效果理想的先例,“我们也理解患者家长们迫切的心情,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