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孤独症有关的“钉子”故事
大连雷锋班的班长周勇称自己是“钉子”,他坚持钉子般的“雷锋精神”为孤独症儿童换一座集学校、康复中心、游乐园为一体的综合楼。拿什么换?如何换?这要从一枚钉子说起……周勇作客天健网讲述一枚“钉子”的故事。
爱心洒满十年公益路
周勇是一个热爱慈善事业的青年,从2002年加入慈善公益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协会,参与环保、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在助残活动中,周勇认识了孤独症儿童,并决定走进这些孩子的孤独世界,帮助他们看到光明。周勇尝试与他们接触,除了参加助残活动外,还亲自组织活动,带这群孩子们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久而久之,周勇成为了这些孤独症儿童嘴里常挂念的“周勇大哥、周勇哥哥”,这也意味着从不喜欢与人相处的孤独症儿童开始打开心扉接受这位爱心哥哥。
2011年3月5日,周勇组建爱心团队——大连雷锋班,并将关爱孤独症儿童作为主要工作。他们口号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我们可以大声呼吁”。周勇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宣传孤独症知识、帮助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等公益活动中。“这个雷锋班每期有54人,我们要做‘五四’好青年。”雷锋班的第一批志愿者在今年的3月5日毕业,又有一批新的志愿者加入。据周勇介绍,虽然还有300余名爱心人士等待加入,但也在不同方面给予孤独症儿童帮助。
“痴人”说梦:钉子换大楼
2011年10月17日,一则“用一枚钉子换大楼”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热切关注与讨论,有人称其是痴人说梦。周勇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国外有人用回形针为自己换别墅,我为孤独症困难群体奔走呼吁,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如果,有了大家的爱和关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周勇为何有了如此大胆的想法?他又要用换来的大楼做什么?周勇在节目上告诉记者,有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打电话求助,称孤独症孩子上学难,缺少玩乐的场所。“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闲置多年的废弃大楼给了我灵感,便有了换一座集学校、康复中心、游乐园为一体大楼的想法。”为了证明这个时代仍然有雷锋的钉子精神,周勇决定用钉子换大楼。他把钉子卖给一个人,再用第一个支付人的钱去买第二件东西,以接力换购的方式,实现换大楼的梦想。
没有例子效仿,周勇只能在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中前行。他发现,换购的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办法,他决定只用钉子跟爱心人士换东西或大楼。也就是说,他最后只给提供大楼的人一枚钉子,而不是和大楼几乎等价的东西。对于交换过程中得到物品,周勇表示,要将它们陈列在大楼里。“我要让这些孩子们知道,其实有很多爱心人士关心他们。”
最终,周勇将换来的大楼交付给公平、公正的组织或政府部门监管。
“钉子”的梦还有多远?
现场,周勇讲述了他第一次换钉子的经历。“第一次拿着钉子站在马路上,被百余个过路人拒绝。只有一位女大学生停下来愿意听我的想法,她觉得5元钱买一枚钉子太贵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用一枚钉子为孤独症儿童换回来4元钱。”周勇对第一次换钉子的场景历历在目。
为了让路人相信自己是为孤独症儿童换大楼,周勇用换来的4元钱买来了4幅孤独症儿童的画,又每张换回20元钱。经过几番的互换,周勇又为孩子们换回2000余元现金和东西。
除此以外,各界人士还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周勇的支持,12月23日,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收藏家和鉴赏家邢良坤送给周勇一件精致的陶艺品;12月24日,“中国冰人”王刚义送给他一座刻有“梦想之翼”四个字的奖杯。目前,周勇那里有了邢良坤陶艺品、姚明的球鞋、王刚义奖杯……
现在,周勇不是孤军奋战,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毅力感动身边人。如今,已经有更多的“周勇”涌现出来,为了这些孤独症儿童的梦想奋斗。
“爱心楼”在家长心中建起并永不坍塌
周勇全心全意为孤独症儿童换楼,辞掉工作,在2012年4月2日第五个“世界孤独症日”实现目标。临近日期,目标是否会实现还是未知,但这座大楼已经在家长心中建起并永不坍塌。
节目现场,记者请来了孤独症儿童渥渥、爽爽以及他们的家长。渥渥爸爸和爽爽的爸爸对周勇为孤独症儿童换大楼感到欣慰。“周勇所换的大楼不仅是一座实体楼,更是一座‘爱心楼’。他借助这件事让更多的人关注、关爱和了解我们的孩子。无论换大楼是否实现,我们在此期间感受到的关爱和理解是真实存在的,这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渥渥爸爸激动地说。
爽爽爸爸常带着孩子参加周勇组织的滑雪、清污等活动,爽爽在此期间也培养了唱歌的爱好,曾经在千余人活动中与周勇同台演出。爽爽的爸爸亲眼目睹儿子因为周勇的鼓励而从胆怯变得无畏,对此感到骄傲。“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去,把孩子交给周勇这样的人我们做家长的才放心。”
记者手记:节目期间,渥渥爸爸讲述他和爱人照顾渥渥的艰辛往事,感动在场的摄像人员和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激动而泣。其实,节目上渥渥爸爸讲述的往事只是众多孤独症儿童家长所遇艰辛、困难、心痛的一个缩影。记者认识一位单身母亲曲女士,也是孤独症儿童家长,这位母亲只身一人照顾重度孤独症的女儿橘子,橘子正值青春期,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有自伤和伤人行为,根本离不开人。曲女士为了照顾女儿放弃工作,家境十分贫困。她每当和记者说起女儿,就掩饰不住泪流满面。记者看到,曲女士、橘子的手上和胳膊上到处都是橘子咬伤的伤口。恐怕照顾女儿有多么的艰苦和心酸,只有曲女士心里最清楚。
为了这期节目,记者走进孤独症儿童,发现他们拥有清澈的双眼,却冷若冰霜,从不与你对视;他们拥有灵敏的听力,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拥有纯净的灵魂,却像中了魔咒,被封闭在梦魇里,与世隔绝。为了包容和关爱这些孩子,请大家伸出友爱之手,让这些“星星”知道这个世界也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