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闭症儿子有音乐绘画天赋,坚强妈妈竟这样做
星星的孩子 要做妈妈的小暖男
12岁的小龙(化名),皮肤白净,身材瘦削,在学校里,他与其他孩子看起来并无什么不同,但在家里,能窥探到小龙情绪的剧烈波动,有时他能够安静坐着看动画片,有时突然蹦蹦跳跳,有时生气就摔砸东西……因为,小龙是“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
尽管如此,小龙的妈妈内心里却从未责怪他,妈妈卖掉唯一住房为小龙治病,发现小龙的音乐天赋,费尽心血培养他弹钢琴。妈妈的无私付出,让小龙现在也能和同龄人一样步入小学学习。妈妈的心愿朴实而深远,她期盼儿子今后能自食其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为儿治疗自闭症 妈妈卖房辞工作
小龙的妈妈今年35岁,头上却布满了与年龄不相称的白发。龙妈患有严重的MGD干眼症,每天要滴眼药水才能睁开眼睛,但看到的世界仍是半模糊的。医生总交代龙妈要多休息,但因为小龙的病,她操劳过度,加上长期失眠,视力也就一降再降。谈到小龙的病,龙妈不禁半低着头,眼角泛酸噙着泪水。
小龙刚出生时,龙妈也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幸福满怀,只是渐渐地,她发现小龙多动,又一直不说话。
3岁多的时候,小龙还说不出一句整话,有时因父母不理解他的意思,小龙急得哭闹不止。直到后来,每当他把妈妈的鞋子拿到门口摆放,说出“逛街”这两个字时,龙妈才意会到孩子是想出去玩。
之后,小龙上了幼儿园,但仍无法开口说话,龙妈焦急得很,带他到医院检查,得到的是令她难以接受的结果:孩子可能是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自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要接受,加倍爱他。”在经受一段痛苦的内心挣扎后,龙妈渐渐认清,这个曾经听说过、自认为会和她毫不相干的疾病,如今却逼着她去积极应对。
小龙上幼儿园期间,半天去学校,半天由妈妈带去做康复训练。因培训费用昂贵,龙妈心一横,卖掉了房子。她放弃工作,断绝了一切社交,全身心做小龙的陪读。
发现儿子音乐天赋 “孟母三迁”潜心培养
和龙妈谈话时,她卷起衣袖和裤腿,上面有一条条抓痕,或深或浅,龙妈淡淡地说,“这都是儿子抓的”。
小龙并不听话,每天龙妈一次次催促他做作业和练琴,有时实在气不过,忍不住打了孩子,而孩子还手更凶。
抚养“星星的孩子”也是体力活,龙妈每天只能穿平底鞋和宽松衣裤,只为方便做事。此外,她还要趁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回娘家帮着照顾全身瘫痪在床的母亲。
这样的日子,龙妈也感到疲惫,但令她欣喜的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
龙妈在家里放置了一台她平时娱乐用的电子琴,小龙上中班的时候,喜欢看火车,喜欢听火车驶过的声音,回家后他自己在琴键上摸索后,随而模拟弹出了火车进站时、火车来到跟前时和火车远去的声音,这让龙妈颇感惊喜。不久,小龙又把幼儿园播放的《宁夏》弹奏出来,而此前,小龙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不仅如此,小龙也有绘画方面的天赋,他创作的一幅《火车来了》,曾获得省级比赛金奖。
“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差,他有一双好耳朵。”龙妈喜出望外,打算潜心培养小龙的音乐天赋,为此她至少搬了三次家,只为小龙能坚持练琴不受打扰。
陪读陪练不离不弃 哪怕放弃自己人生
想让小龙这样特殊的孩子,在学习和练琴上都不弱人后,龙妈比别人付出的要多得多。
龙妈每天一睁开眼就要跟时间赛跑,每天像特种兵执行任务一样,精神绷得紧紧,掐点做家务,跟进小龙的学习:语、数、英、书法、钢琴……
刚进小学,小龙字总写不好,每当写字时,龙妈就坐在小龙的身后,双手不停地摆正小龙的头和肩膀,每写一个字,龙妈就不断地提醒小龙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孩子心不在焉,作业没写对,龙妈就要一题一题指导他重做,而龙妈指导小龙写出的作文,总能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考试时作文好几次满分。
小龙每次上钢琴课,龙妈一边做笔记一边录视频,回来再指导小龙练琴。而对于练琴,小龙因为平衡感较差,不是歪着脑袋就是坐姿不正,弹琴又塌指,龙妈还要另外找陪练老师,自己则坐在孩子身边,纠正孩子姿势,并用笔尖顶在孩子手腕下,随着孩子的弹奏游走。经过两年多的矫正,小龙逐渐改掉塌指的坏习惯。
现在,小龙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五级,参加市里比赛获三等奖,但龙妈知道,孩子的病对他潜能的发挥有所影响,龙妈希望尽自己所能去提高他的水平。
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人生,龙妈全心投入,丈夫离她而去准备另组家庭,龙妈仍对小龙不离不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龙妈说,自己是儿子最依赖的也是唯一能依赖的人,私底下儿子会对她耍脾气,吵闹,但孩子自尊心强,也会为妈妈着想,不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很好,一点不给妈妈添堵。
“我想培养他成为作曲家,让他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龙妈满怀希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