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考上大学的自闭症少年现在怎么样了?
又是一年高考季。
2020年的高考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但是又似乎是众多学习期盼已久的一场大考。
面对疫情下的“大考”,2020年的上半年无疑是漫长而煎熬的。
7月7日,1071万少年终于迎来这一天,鲜衣怒马而来,终将不负韶华。
面对高考,是1000多万少年的梦想起航时刻。
面对教育,又是中国1000万自闭症患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开始。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教育概况》一文中,关于特殊教育的内容包括:
2016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80所,比上年增加27所。特殊教育在校生49.2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11.2%。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35.8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增长12.2%。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19.6万人,比上年增长13.7%,占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54.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2.3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增长9.5%。其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7.5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占初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10028人,比上年减少39人。
对于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这个数据显然还在不断的增长以及未包括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患者统计在内,由此,一个更不可忽视的残酷现实是,尽管目前国内每年有超过1000万普通少年加入高考大军,但是,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渴望的最终高考之前的必经之路上的融合教育却显得步履艰难。
翻看近几年关于自闭症少年高考求学的报道,《450分!19岁自闭症男孩高考成功录取》、《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的自闭症青年曾经的成长经历》中,已然有程度不错的自闭症少年经历重重“关卡”,一路披荆斩棘,凭借全家的付出和顽强的毅力取得了高考的胜利。
道道阁儿童之家曾采访报道过的西安自闭症青年范李宇轩就是其中一位。
出生于1998年的范李宇轩,3岁时确诊为自闭症。
2017年高考,他以普通考生的身份考了478分,超过一本线,顺利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录取。
在范李宇轩查出自闭症后,爸爸范平均就辞去了工作,全职照顾儿子。随后进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随着康复训练的加强和爸爸的不断努力,范李宇轩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渐渐地半天在康复机构,半天进入普校进行融合学校。
在边学习边求学的过程中,范平均决定自己教孩子康复。“我开始放手,让他主动去表达,而最开始,我需要仔细观察他的行为,读懂他的内心,根据他的行为判断他的内心想法。”谈起康复,范平均觉得这套办法在范李宇轩身上很有效果,一段时间后,范李宇轩就有了变化,逐渐学会去表达。
范平均的教育方式有效果后,孩子终于会说了,不管有多难,他都会温柔相待,温柔坚持。范平均从来不去说教,更多的是鼓励和示范。
他说,“所谓放手,就是不要干预他的行为,他做的不好,我要示范给他看,让他去适应社会规则。”
除了康复训练,让范平均感到幸运的是,范李宇轩从小学开始就在正常的学校就读,而他也在学校里交到了很多朋友。
如今,在媒体采访他们时,范平均说,如果不是疫情,这个时候,宇轩会像所有普通大学生一样,穿梭在鲜活热闹的校园里,按时上下课、去图书馆借书,或找个空教室自习。
儿子上大学期间,范平均也跟着儿子去了南京,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屋子。
伴随着大学生涯的即将结束,儿子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他,这一天可以真正放下了,他反倒舍不得了,一定要跟着到南京来。
上学期间,为了儿子能顺利入读普校,每逢入学前,范平均跑去找学校领导沟通,把宇轩的情况和盘托出,告诉老师宇轩在班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建议校方不要因为孩子的表现影响老师的考评和奖金。
因为这样的设身处地,老师也一直重视对宇轩的教育,有问题便第一时间联系范平均,俩人坐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都说自闭症孩子融入普校都显得极其困难,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出发点是要求包括自闭症儿童在内的特殊障碍人士和一般人群交流、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对特殊障碍人士隔离。这就是既要让特殊障碍群体融入社会,也要让社会大众认识了解特殊障碍群体,倡导特殊儿童和一般儿童融合教育,也是促进社会和教育机构对人员和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然而,现实却并不如范李宇轩这般顺利,《大龄自闭症青年就业现状报告》指出,由于受大龄自闭症群体社会服务体系缺失;特惠性政策少,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青少年和成年自闭症群体一直饱受职业教育、支持性就业及养老安置等问题的困扰,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及康复补贴难落实,而大龄自闭症患者由于就业成本高、岗位少等原因还在民间机构自行探索阶段。
媒体也报道的《患孤独症少年高考失败 79分“孤独考生”从头再来》的新闻,一度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自闭症家庭。
回看范李宇轩走过的康复之路和求学融合之路,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少,爸爸的付出也是十余年如一日,并且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儿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普校的融合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让范李宇轩走上了一条特殊儿童幸运的融合之路。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融合教育不容易,高考更是横亘在期间在一条拦路虎,甚至很多重度自闭症家庭的父母根本不敢奢望。
现在,范平均开始学习离开儿子。
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慕名而来,把孩子委托给他照顾。他在南京的生活重心不再都放在宇轩身上。
如今,范李宇轩的打算是想去当特殊教育老师——他正在为今年的教资考试做准备。当初这个专业是父子俩一起选的,宇轩很喜欢,一路走来,爸爸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能力,每到一个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学业帮助也很大,他坚定地相信,别的自闭症孩子也像他一样,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他受惠于教育,也祈愿通过“教书育人”去滋养更多孤独的自闭症孩子。
范平均的考虑则更加实际,不管是学校环境、学习内容还是就业前景,对本身就是自闭症的宇轩来说都是友好的,并且能很快得心应手的。
范平均对儿子的未来依然没有太多干涉,“在他上学期间,我对他的学习就没有过预期和规划,未来也没有想过他的生活,顺其自然最好。我只希望他生活过得快乐。”
范平均在借助当地公益机构的帮扶,更好地服务并支持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
相比一千万自闭症儿童的求学与融合之路,他们也需要更多的融合从而实现融入。
只是希望,当上帝为自闭症患儿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能够通过融合教育为他们打开一扇通过融合教育乃至高考实现真正学到技能,从而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够立足社会的窗户,至少能够有尊严、无障碍地在社会中生活。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