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脆弱"童心"珠海求医问诊
社会发展带给现代人的压力已经蔓延到孩子身上。如今孩子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他们的心理发病率在飚升。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珠海少儿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在全国不算低。
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0%。2001年,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对24013名4-16岁儿童展开调查,发现有12.97%人有行为问题,确诊精神障碍的86.4%。
根据今年的调查,珠海初中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而全国为10.86%。珠海目前4-5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9%,其中,男童为22.29%,女童15.09%。
据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统计,去年,到该中心咨询的儿童有几千人次,而被检测出有问题的达50%以上。去年,该中心训练问题儿童3万人次,今年的数字还要多。这些儿童中,多动障碍、情绪障碍、自闭症(孤独症)各占20%,学习困难的占10%(不完全),精神发育迟缓14-15%。
珠海市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杨莲清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主任曾淑萍认为,部分孩子的行为问题只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特定性表现,随着发育的成熟,如果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得当,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行为问题可以减轻、好转甚至痊愈,反之,可能会成为终身缺陷。因此,这些孩子今后的心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老师的态度。
孤独症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延误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的发病率近年在全国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已有200多例。但让人安慰的是,对于儿童自闭症的诊断、训练和治疗,如今已有了较多的经验和成效。
今年初,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在家长陪同下走进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她不主动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自玩耍、表情淡漠、重复语言、刻板行为。经检测,这个女孩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患儿。随后,她的父母接受医生的建议接受训练治疗。
女孩在该中心治疗了近半年,病情得到出人意料的好转。她不仅对答流利,上课会举手回答问题,能唱歌跳舞、关心妈妈和小朋友,还会认字、数数、画画,目光对视良好、顾盼有神,能正常上幼儿园了。谁都看不出她是一个自闭症患儿。
有关专家认为,爱因斯坦、陈景润可能都是孤独症患者。孤独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可怕,如果诊断、训练及时,均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有了部分儿童能在正常的幼儿园、小学随班就读,他们还可能上大学,或在某个领域有较大的建树。遗憾的是,目前一些孤独症儿童因为家长意识得太晚,或部分医务人员认识不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孤独症最佳治疗年龄是2-3岁以前。
有行为问题的孩子
需要更多关爱
一个月前,一位10岁的男孩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时对医生说:“我患了强迫症,我看了有关的书。”
这位孩子知道自己得了强迫症,却无法控制自己总是重复做一些自己极不情愿做的事情。这孩子起病已有1年半了,病情逐渐加重。开始时反复洗手、洗脚数遍,每晚睡觉前要把房间里的所有东西包括鞋子都收拾整整齐齐,睡下后又总是担心东西没收拾好,要反复起来检查,有时要反复200次。就医前,他的病情已非常严重,洗澡时要尝自己的肥皂炮沫,大解时尝自己的粪便等等,为此整日忧心忡忡,焦躁不安,影响学习。
医生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学校很出色,一班之长,成绩拔尖,事事追求完美,不能含糊。医生认为,过于追求完美是强迫症的性格特征之一。庆幸的是,这孩子的父母性格比较温和,和他沟通很好,他愿意将苦恼说出来。目前,他正在服药,症状明显减轻。
医生说,孩子的行为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造成的,也有外因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歧视、被冷落等。对于这些孩子应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和学业上的帮助,多一些鼓励、扶持、理解和容忍。(裴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