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闭症研究会举行阳光爸爸评选活动

前日上午,双胞胎自闭症儿童明明和谋谋的爸爸徐维初被评选为深圳第二届“阳光爸爸”
昨日是父亲节,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特殊的爸爸,他们可能从未听到孩子呼唤“爸爸”,他们是自闭症患儿的父亲。前日,由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阳光爸爸评选活动在锦绣中华举行,90个自闭症孩子家庭参加活动,10名自闭症患儿父亲当选第二届阳光爸爸。
旨在引起外界关注自闭症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症状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与行为异常、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群并不少见。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表明,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障的首位,目前发病率为千分之六,即166名儿童中就有1位自闭症儿童,男孩发病率相对更高。而在我们身边,每1000人至少就有6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昨日上午10时,“父亲是帆、领我远航,第二届阳光爸爸评选”活动在锦绣中华百艺广场举行。来自深圳各区的90个自闭症患儿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17个家庭的爸爸报名参加阳光爸爸评选。经过投票,陈健明、徐维初等10名父亲当选第二届阳光爸爸。
据了解,第一届阳光爸爸评选于2010年举办,一年多来,7名“阳光爸爸”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以积极正面的心态与行动影响着其他家长。阳光爸爸的评选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由参与活动的家庭及志愿者共同投票推选出前10名得票最高的爸爸。与上个月刚举办的自闭症患儿“彩虹妈妈”选举不同,阳光爸爸的报名者不如妈妈们那么活跃。
沉默,不与人沟通,大部分自闭症患儿长年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闭症严重的患儿,不与父母沟通,连爸爸妈妈都叫不出来”。罗湖区仁爱康复服务中心主任陈佩芬说,在自闭症患儿家庭中,父亲扮演着阳刚者的角色,可以为自闭症患儿带来正面积极影响。“但一些父亲不愿意承认孩子患上自闭症,在生活中,表现为不愿意带孩子外出活动。”陈佩芬说,这只会造成患儿生活更加闭塞。因此,本次评选活动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自闭症人群的关注,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有爱的世界。
5岁双胞胎父亲辞职照顾孩子
一名合格的阳光爸爸,需要具备耐心、积极向上的心态。第二届阳光爸爸称号获得者徐维初,拥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儿子,这位来自龙岗的父亲,去年辞职,与老婆一起全职照顾孩子。“以前以为双胞胎孩子可以自己玩,忽略了陪伴他们。”直到去年,4岁的孩子们被确诊为自闭症,徐维初才愧疚不已。成为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的会员后,徐维初听取老师们的建议,积极配合孩子的成长治疗。他每天和老婆一起,带着儿子们去康复中心上课,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逐一记下来后,回到家再和孩子们加强学习。“情况有好转,孩子们愿意与我交流了,很开心,我相信未来是好的。”
在相距50厘米的障碍物间流畅地穿梭,15岁的小乐穿着直排轮滑鞋在场上表演起各种花样。每次表演完,他都要看父亲陈健明一眼,得到父亲的允许,才继续滑下去。“他听不懂教练的话,所有轮滑技术都是依靠观察模仿进行的。”陈健明说,儿子学习轮滑两年多,每天都在家里的客厅练习轮滑,每周去上两次课,小乐的妈妈陪他一起上课,把动作要领再拆分成若干个步骤,反复讲解给小乐,“他妈妈付出的比我还多。”
“由于男孩发病率相对更高,父亲一定要勇于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陈佩芬认为,阳光爸爸的评选,将向自闭症家庭传递积极正面的影响。昨日,评选活动结束后,90个家庭一起参加了游园活动及赛龙舟、包粽子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