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蒙特梭利教具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国自1982年起开始对自闭症加以研究并作出过一系列病例报道。从有关统计资料得知:如果根据自闭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自闭系列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万分之十的较为保守的标准,那末就中国现有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中国目前可能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有一百万左右的自闭系列症患者(包括典型意义和非典型意义上的自闭症患者),实际的患病率可能会更高些。有专家曾估计在2000年时全国大约有一千二百万弱智患者。由于自闭症与弱智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统计,在所有自闭症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弱智问题,因此许多国家都一度将自闭症当作弱智诊断。2004年9月,我校注册学生100人分别安置在十个教学班,其中七个班级中共有11人,具有典型的自闭症或轻度、边缘性的自闭症。这些学生显示出一种极端的自我封闭的行为,奇特的刻板、固执倾向;认知、交往、语言发展均有严重障碍,活动千篇一律,缺乏社会兴趣,对熟悉与不熟悉的人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自我伤害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学生虽然只占全校学生的11%,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矛盾问题甚为突出。
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在几乎所有的健康性专业中,都有专业人员投身于自闭症领域,为自闭症患者服务。目前国内外学者都比较重视对自闭症儿童早期发展、早期检测和早期干预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已经达到进入小学年龄的自闭症学生,该如何安置教育训练,目前国内在医学界尤其是教育界还没有见到系统的研究成果报告。另外由于中国社会较长历史阶段来对精神障碍患者歧视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家中有了个自闭症孩子便会感到难以启齿,精神压力重重。另有些家长由于对儿童自闭症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这些孩子现在不懂,在以后的发展中会赶上正常孩子,因此持等待的态度。有的家长迫切希望改变孩子的现状,但不知所措。由此帮助这些自闭症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成为学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开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家长对学校的希望要求,更是今天特殊教育事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当我们又一次接触到蒙特梭利教育基本理论,不由得鼓起了我们对自闭症患者儿童教育实践研究的信心和勇气。蒙特梭利这一位意大利的女医学博士、杰出的早期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1898年提出“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者,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重要。”并全身心地从事了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创建了一套儿童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和教具。为此我校拟以蒙特梭利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蒙特梭利教具,有计划地开展对自闭症患者儿童的研究和科学教育训练实践,引导自闭症患者儿童重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
我校将以“蒙特梭利教具与自闭症患者儿童”为研究课题,从2004年至2009年作为第一期研究。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1.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言语及行为(仪式性或强迫性的刻板活动)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流行的看法是:自闭症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
2.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小儿期自闭症诊断标准(1987)是:(1)三岁以前发症或出现发展障碍;(2)发病率的男女比例是3:1或4:1;(3)社会的行为、情绪,与他人接触关系等存在质的障碍;(4)思想交流、语言发展、模仿游戏等存在障碍,思考过程的弹性、创造性和想象性有欠缺;(5)反复出现固执、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呈现僵硬化的特征;(6)有情绪上的恐惧,睡眠障碍或摄食障碍,暴躁,发脾气,攻击性,有自伤行为;(7)智商水平:约3/4的自闭症儿童有弱智倾向。
目前国际上一般以美国的《精神疾患的分类与诊断DSM第四版》(1994)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其诊断标准主要有4条:(1)症状在3岁以前出现。(2)有语言障碍。(3)有社会人际交流障碍。(4)行为刻板、反复、机械,带有强迫性,有时有固定仪式。以上四点都有,可以定为典型的自闭症,如果只具备一部分,可能是轻度的、边缘性的自闭症。
3.蒙特梭利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她提倡让儿童反复操作教具,每种教具只需要一份。梦特梭利尊重儿童、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等教育精神与特殊教育理念极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