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自闭症病患的效用之探讨
篇名
乐治疗对自闭症病患的效用之探讨
作者
刘鉴仪.私立明道中学.二年22班
张正豪.私立明道中学.二年22班
陈恺盈.私立明道中学.二年22班
壹 前言
在过去,自闭症患着的治疗方式除了用药之外就是持续看心理医生,很多患者始终无法脱离自闭的行为,而过去的医学观念认为自闭症患者是因为心理因素,但是在现今的医学报告研究指出,自闭症患者其实是因外在的生理因素而造成的,多数的患者则是因父母亲的离弃而排斥被忽略,近而造成许多自闭症患者无法走出自己的心门.现在,自闭症患者有一线署光-音乐治疗,帮助自闭症患者重新接纳社会与人群接触.为何音乐治疗有如此大的效用 再过去十几年的药物治疗都不及音乐治疗来的好,究竟音乐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此论文就是要针对此主题做探讨.
贰 正文
一,认识「自闭症」:
自闭症其实是一种脑部功能异常导致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两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在语言上的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和信任,对各种刺激感官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难以更改的固定玩法与行为等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徵.(注九)自闭症的特徵会随着年龄,智商及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每一万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则约为5比1.(注一)
二,自闭症的主要特徵:
1.人际关系的障碍
自闭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的社交能力,因此从幼儿时期便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A.不理人
B.不看人
C.对人缺少反应
D.不怕陌生人
E.不容易和亲人建立亲情关系
F.缺少一般儿童的模仿学习
G.无法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H.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I.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情感等这方面的困难.(注一与注九)
2.语言和沟通的障碍
自闭症在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语言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等方面的了解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度.(注九)大约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的患者也常表现出鹦鹉式的说话方式.(代名词反转,答非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等)(注一)
3.一成不变的行为
自闭症儿童友和一伴儿童不同的固定习惯或游戏规则,如出门走一定路线,特殊且固定的生活作息习惯,狭窄而特殊的兴趣.(注九)单调缺乏变化,只要稍有改变,就不能接受而哭闹抗拒.(注一)
三,自闭症的起因:
自闭症其实不是因父母的养育态度所造成的,他的成因在医学上并无定论,有很多因素是脑部不同的地方的伤害.至於可能造成自闭症的因素在「认识自闭症」中有稍微的提到一下,在这里做比较详细的介绍.(注一)
1.遗传的因素
有20%的自闭症患者中,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或是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X染色体脆弱症.(注一)
2.母亲怀孕期间病毒感染
母亲在怀孕期间很有可能因德国麻疹或有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损伤而导致自闭症.(注一)
3.新陈代谢的疾病
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造成脑细胞的功能失调和障碍,会影响神经讯息传递的功能,而造成自闭症.(注一)
4.脑伤
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注一)
自闭症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而其实在母亲怀孕过程中注意以上所说的情形并且重视产前检查在生产过程中避免脑伤伤产后也应避免造成脑伤的因素,如此便可以降低出现自闭症的机会.(注一)
经过几十年的医学病例,近代医学统计出音乐治疗是对自闭症儿童最好的方法之一,以下就是音乐治疗对自闭症的探讨.
四,何谓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去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了重建,维持及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设计音乐治疗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如歌咏,乐器弹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音乐聆听及即兴弹奏等,配合心理学的运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仕.(注二)
五,音乐治疗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方式:
1.音乐刺激人类感官
Temple Grandin博士是一位自闭症人仕,她在她的着作 (Grandin, 86) 中讲述童年时的感官经验时提及音乐的经验,她的思考主要是图象的思维方法,她凭听觉处理声音资料时有很大困难,甚至无法记忆别人所说的话,而旋律就是她唯一可以记忆的非图象的资料,她建议一个好的自闭症治疗计划应该包括行为矫正法,感官的疗法,言语治疗和音乐治疗.音乐除了是一般自闭症人仕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机外,音乐多重感官的特性,可以协助他们加强专注力和记忆力,而这些都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一项加拿大的研究 (Morton, Kershner & Siegel, 90) 显示,在工作前聆听音乐可以加强记忆力并且同时提高了不受外在环境干扰的能力;而另一项有关自闭儿童上音乐课的研究 (Kostka, 93) 发觉, 他们在上普通班的音乐课时所出现的行为问题如重覆手部摆动,身体的摇动,及缺乏参予等,比起他们上其他特殊班的时间都要少,这显示了音乐的特殊吸引力可使他们较为专注,而在这项研究中亦同时发现,他们在聆听音乐时的表现最为专注,因此,音乐课被认为可优先作为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学科.(注三与注七)
2.音乐治疗提升语言技巧
言语和沟能技能力薄弱都是自闭症人仕的最大障碍,在笔者的经验中,透过歌咏和念童谣是自闭症人仕学习言语上佳的工具.有很多自闭症儿童对言语的理解的能力都不高,因而未能专注於治疗师的指示,甚至好像听不见,但在音乐的环境里,他们较容易接受唱咏的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对歌曲内所教授的概念亦显得较容易掌握.一项自闭症研究 (Buday, 95) 显示,倘若用旋律配合要教授的物件名称 (当唱出物件名称时同时展示该物件),效果比传统的口授式更好而且记忆较持久;而在替自闭症儿童作言语训练时经常采用的「歌词填充」法,可以有效地诱导他们唱出正确的歌词;「歌词填充」法是先让当事人熟习某首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可透过治疗师的唱咏或播放录音进行,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於唱咏该歌曲时把句子最后的字词略去,让当事人用自己的声音填上字词.经过悉心设计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非言语的表达能力,对於某些没有言语能力的自闭儿童,用音乐加上动作配合做模仿练习,可增强他们非言语的表达能力,透过动作和声音的联系他们可以了解动作的意思,加强身体语言的运用.一项运用即兴演奏与自闭儿童发展沟通模式的研究 (Edgerton, 94) 显示,这方法名为Creative Music Therapy,由着名音乐治疗先驱者 Paul Nordoff 和 Clive Robbins所创,可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非言语的沟通能力如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的表达.(注三与注七)
3.音乐提起学习动机
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 Lovaas 博士利用密集式的行为训练法大大的改善了自闭儿童学习上的问题 (McEachin, Tristram & Lovaas, 93),而他的方法强调利用奖励和重覆的训练,我想音乐可以配合行为训练以达到更佳的效果.由於音乐是自闭人仕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这足以令音乐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 (reinforcer),适当的运用,可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奖励也来得自然.音乐内蕴藏着重覆的结构,如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词;又如歌曲内出现的副歌,就是歌词及旋律都经常重覆的段落,这些重覆的音乐结构很自然地给予自闭人仕「预知」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安全又新鲜,当配合了音乐活动的设计,可应用於很多不同的训练如言语,肌能,认知及社交训练等.自闭症人仕的学习确实需要很多的重覆练习,而善於利用音乐内重覆结构,便可增强学习动机,使重覆变得不沉闷;举例说,在一些发声的练习中,用唱咏的方法来重覆地练习同一个母音,但将旋律及节奏加以变化,便可作重覆的练习而不沉闷,亦提高了重覆学习的兴趣.(注三与注七)
4.音乐帮助社交情绪发展
过各类的敲击乐器如鼓和钹等,配合身体肌能的运动,可使音乐成为情绪发泄的工具,这又是由於自闭症人仕缺乏沟通技巧,这些多元又安全的感官运动有助抒发一些抑压的情绪.在成功主导的音乐活动设计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享受成功的经验,成功带来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交情绪发展及其他学习的重要基础.(注三)
自闭症人仕另一项障碍就是不正常的玩耍技巧及狭窄的生活兴趣,倘若能够成功地培养他们一些正常的消闲兴趣,便可以使生活兴趣正常化,亦可减低他们异常的玩耍行为,这是行为训练技巧中的「加强不共容行为」的方法;举例说,一位正在接受音乐治疗的儿童,由於培养了歌咏和吹奏口风琴的兴趣,因而减少了自我重复的说话 (鹦鹉语),又或者他在唱歌时,也不可能同时重覆的说话.有不少自闭的儿童可以透过颜色音符来学习阅读曲谱和弹琴,这是由於这种学习方法较容易掌握,这些弹奏使他们很快得到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又令他们维持着在家中的练习,当操练变成习惯时,不但可以扩阔生活兴趣,更可以培养集中精神的能力及按步就班的工作习惯,是社交情绪发展中不可多得的训练.(注七与注八)
5.音乐可塑造正确的人格发展
很多自闭症人仕都有自我刺激的行为,常见的有重覆的言语及手部和身体的摆动;音乐活动可以提供相类似的感官刺激,以致这一些自我剌激行为可以在较正常的情况下出现.(注三)譬如说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摆手动作便可以用摇沙鎚的动作取代,重覆的言语亦可以用歌咏来代替,当他们从音乐的途径满足了感官的需要时,在其他的时间便可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若再配合行为训练,便可有效地控制自我剌激的行为.(注七与注八)
六,音乐治疗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
每一个人对音乐都有先天的爱好和反应,从一项初生婴儿对声音反应的研究(Standley & Madsen1990) 显示,初生婴儿最爱听的,便是妈妈的声音,其次就是女性的声音和音乐声,由於初生婴儿对音乐的反应并没有经过一个学习的阶段,这显示了我们对音乐的爱好是与生俱来的.另一项早产婴儿的研究 (Caine, 1991) 中发觉,聆听音乐的一组婴儿比没有听音乐的一组康复得较快,出院的日期平均可以提早五至六天,这些研究都显示了婴儿对音乐的正面反应. 对於自闭症人仕来说,他们天赋的音乐能力比正常的人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一项研究 (Applebaum, Egel,Koegel & Imhof, 1979) 便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乐天份的正常儿童还要高,美国自闭症研究院院长 Rimland 博士认为自闭症人仕的音乐能力差不多是宇宙性的 (Rimland,1964) ,他们有些拥有超凡的音乐感,辨音能力非常高;在笔者处理的自闭症个案中,就有不少可以辨别两个或以上同时间出现的声音,其中有一个极度抗拒社交上的接触的自闭症儿童,当他听到姊姊练琴时弹奏的乐曲,他便可以弹奏出同样的乐曲来.(注三与注七)
一些文宪 (O'Connell, 1974) 记载,一名自闭症儿童能知道隐藏在乐曲内和弦音根的改变,这能力就是很多专业的音乐人仕也未必能做到;另外一名自闭症的儿则在一岁半时已能分辨出不同的交响曲及它们的作者.正因为自闭症人仕一般对音乐的强烈反应及兴趣,适当的音乐活动可以加强他们的参予感,也可在治疗或训练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他们对治疗师的认同感;譬如当治疗师弹奏着一首当事人爱好的儿歌时,那首歌便可成为两人沟通的桥梁,加强认同感,继而可促进治疗及训练的成效;若再善加利用,音乐对自闭症人仕的强化效果(Reinforcing effect),便可增强治疗师在进行治疗时的「筹码」(交换条件);举例说,治疗师要求当事人说出乐器名称后,才给予乐器进行音乐活动;又或者在弹奏钢琴时钢琴的声音很自然地成为小肌能训练的强化物,因此利用音乐作为奖励加强了奖励的多元性,可以减少用食物奖励的不便,奖励亦来得较为自然.(注三与注七)
参 结论
自从人类有文化开始,音乐一直是独特的治疗工具,现代的音乐治疗研究亦进一步证实音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心灵和身体.音乐治疗的发展始於四十年代的美国,而第一个大学课程始於一九四六年的肯萨斯大学,而一九五零年,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正式成立,代表着音乐治疗专业的发展.现时在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等国家,音乐治疗与言语,物理及职业治疗等均属辅助医疗架构内的专业,亦同样须经注册始能执业,美国音乐治疗协会要求会员於完成学士或硕士课程后,附加六个月的全职实习,合格后方可注册执业. 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让发展迟缓的小孩能得到成就感与自信学习的意愿与动机得以提高这就是音乐治疗的最终目的.(注四与注五)
"所有疾病皆因音乐的问题而起,而痊愈皆由音乐的处方而来."-德国诗人卢化弥斯(1772-1801)
肆 引注资料
注一:http://www.fact.org.tw/autism.htm
注三:http://www.musictherapy.com.hk/Home/Ch.PSI.mt&autism.htm
注四:http://www.musictherapy.com.hk/Home/Ch.mt.htm
注五:慈济文化中心-慈济道侣286期http//:Taipei.tzuchi.org.tw/taolu/286-6b.htm
注六:逆光台大心理系刊第73期-心巴克-邱千晏
注七:放心医苑http://www.fx120.com/xlzs/xlhhz/cjlfz/200408041357105232.htm
注八:健康http://www.39.net/healthy/ysg/spa/yy/85661.html
注九: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与处理台北市立师院实小教师 李惠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