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献给“自闭症儿童”
中国新闻社 王华 卜瑜
广州沙面一间雅致的餐厅今天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与香港失踪少年庾文翰一样患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在飘着粉红色汽球、结着漂亮蝴蝶结、到处晃动着孩子可爱俏脸的餐厅里,家长与专家、志愿者、残联工作者心平气和讨论的却是一个略为沉重的话题--“自闭症儿童”。
在家长们讨论孩子的成长过程、交流经验之际,这些外表与平常孩子无异,甚至更清秀的孩子们各自为政,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没有原因的兴奋大笑;精力旺盛地四处乱跑,却不会讲一句完整的句子。他们会对桌子上牙签这类毫无意义的东西着迷,却受不了日常起居环境和程序的小小改变……这就是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症状。
据悉,这类病症发生率约万分之四到六,广州约有几百名这样的孩子,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康复机构。比起将自闭症儿童作为重点关怀对象,并建立起各种康复及辅助机构的香港相距甚远。这样所有的责任就落在了家长身上。
长得比女孩子还标致的“华仔”没有一秒闲着,冯先生说,如果没有自闭症,也许儿子会像侄子一样聪明,可以背一百位圆周率。为了照顾儿子,他只工作半天,目前最大希望是“华仔”能上普通幼儿园。冯先生心疼而伤感地说,孩子应在四个月时会伸手要求拥抱,六至九个月时懂得用食指指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那时发现不妥治疗最有效。可惜自己当时不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在则采用结构化治疗加上感觉及听觉治疗。爱子令冯先生成了半个专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之。
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彰彰”仿佛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即使在握手时也不与人对视。十岁的“胖彰彰”心里什么都明白,却很“酷”地只会说一、两个字回答你。李先生说,针炙、吃药都试过,不厌其烦训练了六、七年,儿子才学会生活自理。尽管有时上完厕所时,仍会用上一卷卫生纸。不过,“彰彰”似乎很喜欢与记者聊天,不时用胖胖的小手摸摸记者的脸,还破天荒地握着记者的手甜甜地笑了笑,纯净目光和温柔的拥抱,令人感动不已。
尽管自闭症儿童都很难“凑”,但没有一个家长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或不耐烦,这些家长都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耐心努力着,从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希望。
专家指出,目前医学上对自闭症病因仍在研究中,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遗传基因裂变,二是后天环境造成。治疗方法以行为训练和心理治疗为主。由于这些孩子大部份存在学习障碍,他们的前途令人担忧。
由外籍人士NARANG赞助的特殊孩子俱乐部成为广东唯一面对这类残疾儿童的民间慈善机构,今天的“家有自闭儿,我当树一派”活动,就是由家长俱乐部组织,意为鼓励家长为了孩子,要像树一样站立坚强地生活着,给孩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