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为什么与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并且不能与他们建立起伙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儿童心理的健全发展有赖于两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一种是亲子依恋关系、另一种是玩伴关系。玩伴关系是儿童在游戏中形成的,来源于对自我的认同和依恋关系的发展,是儿童社会人际交往活动的扩大。在正常儿童,婴幼儿期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交往行为,只有短暂的对视,相对笑一笑,抓摸对方的身体。l岁以后常常为争夺玩具发生冲突,2岁以后开始有一些友好的交往,他们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特点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更多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儿童本身。例如:搭积木、造房子、拼装物体模型、模仿妈妈照顾宝宝等等。第二阶段是简单相互作用期,儿童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并试着去控制对方的行动,一起玩一些简单的扮演性游戏,开始形成伙伴关系,但有明显的自我中心行为,如扮演开公共汽车运客人,捉迷藏。第三阶段为互补性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轮流扮演互惠性的角色,如互相轮流按规则扮演"警察抓强盗"、"过家家"等游戏,儿童通过这种愉快的游戏来扩大在亲子之间业已存在的依恋关系,发展友谊,建立起伙伴关系,通过游戏来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学会遵守行为规则,掌握社会交往技能,为适应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作准备。在进入少年期以前,儿童在社交场合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年龄相仿的孩子马上就会玩到一起,很容易交上朋友,成为伙伴。
孤独症儿童常常是表现为独自玩耍,对周围环境和别人的活动从来不感兴趣,不管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他小朋友玩游戏玩得多么高兴,他们都漠然处之,好像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顾自地迷恋于一些无生命力的小物品,简单、机械、重复、刻板地摆弄这些东西,如盯着旋转的电风扇、轮子等东西看,不停地搓弄小零件、摇晃小纸片,摇摆、旋转身体等等,他们过分沉溺于其中,似乎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对于小朋友拉他一起玩游戏则毫无兴趣,不予理睬,对他们毫无亲密之感,甚至视同路人,十分冷漠,不去认识、也不会叫他们的名字。如果硬是要去拉他,干扰了他所执著的行为,惹急了他还会尖叫、发脾气,甚至撞头、撕咬等等,作出伤害自己的一些举动。孤独症儿童的这种表现,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兴趣上的狭窄、乖僻,过分沉溺于自己所迷恋的物品和独自玩耍的行为方式之中,不容许改变和他人的干扰;另一方面,是源于他们自幼便缺乏对抚养者、尤其是母亲的感情依恋和心理需求,不能形成正常而强烈的亲子依恋关系,也就不能在这一基础上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和乐趣,从而也就不能发展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能进一步地使依恋关系发展和依恋对象范围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兴趣以及能力的丧失,使得他们不能在与小朋友的游戏玩耍中感受到乐趣,尤其不能玩扮演"过家家"等模仿、表现社会人际关系的游戏,不会模仿大人的言行,对玩具娃娃表现出爱,与它亲切地谈话,并学着照顾它,因此,他们也就无法与其他小朋友形成伙伴关系,更不能懂得什么是友谊,他们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沉浸在"自我世界"之中,总是喜欢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独自玩耍、活动,似乎自得其乐,从而显得十分孤僻,但他们自己并不感到孤独,准确他说,他们是不能体会也不可能产生孤独的感觉,"孤独症"也就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