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反应力和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在反映力和注意力方面都是欠缺的,家长很难让他们注意别人,他们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很难让他们抽离自己的世界,反映力则因为注意力的不到位而使反映力不到位。
在对孩子进行这种训练时,一般是送到学校或者是康复中心,但是家庭中的成员不能因此而不去管孩子,你们需要耐心,信心,和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和战胜。家庭成员也需要学习训练的基本内容。在家也能配合学校或康复中心的训练。这样就更加有助于孩子的康复。
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且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Y-酪氨酸,此外,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有效。近年来,有人报告,服用芬氟拉明治疗自闭症获得疗效,服用后可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改善注意力,对有些病例尚可提高智商。氟呱P}醇可改善儿童的孤僻、退缩及某些刻板的行为,药物的选择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长短,剂量也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直至出现适当的疗效或副反应为止。但是,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许多家长都信服分泌素,但经科学家们认真地分析,发现一剂分泌素对付自闭症是无效的。
患自闭症的儿童,一般病程都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这些药物对自闭症的患儿确实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虽然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但有效的药物可使儿童对环境和管理更为适应。通过药物、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治等综合措施,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改善。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