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想法解读专题分享

作者:匡智狮子会晨岗学校 更新时间:2007-03-27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村长的话:「想法解读」是另一种教导自闭症学生的教学策略,简易来说,就是教学生「看别人的眉头眼额」,了解别人的情绪及想法。

自闭症患者的其中一个特征,是特别专注事物的表面细节,却忽略了事物的内涵。因此,他们对了解别人的内在情绪及想法会有严重的障碍,他们即使看见别人在笑,却不知道别人觉得很开心。「想法解读」正是针对这方面的障碍,教导学生了解别人的情绪想法。
..............................................................

引言及背景
 
近年训练自闭症人士的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有「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综合治疗」、「音乐治疗」、「舌针疗法」、「中药疗法」等功效各异。究竟哪种方法能改善自闭症儿童各方面的问题呢?这还有待家长、教师、教育心理学家及其它专业人士一起寻求各种方法,去解决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及协助他们的成长。
 
训练自闭症儿童必须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只要我们知道有新的方法,我们都会尝试参与、学习及研究。二零零二年初,我们学校便参与了由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自闭症教学专题计划~想法解读」,并从学校挑选了三位患有自闭症的同学接受试教。计划进行期间,都得到各教职员(教师、言语治疗师、社工、教育心理学家等)及家长共同参与合作,在短短数月内得见三位同学在社交能力、行为表现及语言表达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二零零三至二零零四年度,更有十多位同学参与此计划,本校盼望将有更多同学能从中得益受惠。

定义及课程简介
 
「想法解读」的定义是指推测别人想法的能力(想法包括了思想、信念、需要、意图等),并同时能运用这能力来理解别人说话或行为背后的用意,推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及将会作出的行为反应。 
 
课程内容是根据英国学者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于八十年代的研究。他们发现自闭症人士普遍有三种核心认知障碍(详见图表如下),而「想法解读」的课程就是针对他们的核心障碍而设计的专题教学计划。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和评估由低至高分为五级。

自閉症人士三種核心認知障礙


 
课程内容介绍 
 

感情/情绪
知识/想法形成
假想游戏
第一级

相片表情辨认

(开心/不开心/愤怒/害怕)

简单的视觉角度练习 感官肌能性
第二级

简单图片表情辨认

(开心/不开心/愤怒/害怕)

复杂的视觉角度练习 功能性初期
第三级

与处境有关的感受辨认

(开心/不开心/愤怒/害怕)

「所看构成所知」练习

(个人/他人)

功能性定型
第四级

与愿望有关的感受辨认

(开心/不开心)

对的想法/行为预测练习 假想性初期
第五级

与想法有关的感受辨认

(开心/不开心)

错误想法练习 假想性定型

 
现试列举一些教材例子,使大家对其教材有初步的认识:
 
例一:感情部分第三级:与处境有关感受的辨认(见图一及图二)

图一
图二
愤怒害怕开心不开心
 
图一
图二

图一:
莉莉住的大厦发生火警,莉莉立即走到窗口等候消防员来救火。 
感受提问:莉莉会觉得怎样?
提示:她会开心,不开心,害怕,还是愤怒呢?
解释题:为什么莉莉会开心/不开心/害怕/愤怒呢?
 
图二: 莉莉原来很害怕,因为…… 

例二:知识/想法形成部分第一级:简单的视觉角度练习(见图三)
 
图三:
 
图三:
教师取出一张前后贴上不同图画的图咭,放在自己和学生中间,使学生只看到己方的一幅图画,然后问学生:你看到甚么?你知唔知道我又看到甚么?
若学生答对,教师称赞他,轮流问他己方所见及他方所见的图咭对象,以增强他的理解。如学生答错了,教师告诉他正确的答案,并解释原因。 
 
例三: 假想游戏第四级:运用想象性对象/设计假想情景
老师可与学生一起玩假想游戏,例如:假想开生日会时,拿起空的玩具杯装作喝茶;假想发生交通意外,将多辆玩具车相撞等。

课程特点
 
生活化:内容围绕日常生活而设,例如感情部分中均以不同的处境、愿望、想法组成生活小故事,藉此让自闭症儿童了解一般人的世界,并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

运用视觉教材:鉴于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对视觉接收有较佳的能力,本课程以相片、图片为教材,务使他们更易理解及吸收。
 
结构化:课程内容由浅入深,遵照一般儿童的发展过程而编写;教授的每一个例子、都有既定的问题和提示模式,尽量促使自闭症儿童的理解和认知。

教导原则:课程不是只针对个别行为,而是教授一些原则概念,并在施教过程中经常被重复及强调,希望增进他们对社交行为的理解,从而改善其社交技巧。

课程的实施

● 每天一节课,约30分钟 
● 教学期:约十周,每周有2至3节在校内进行,其它时候由家长在家中教授 
● 师生比例:理想是1:1;最多是1:2
● 学生对象:自闭症儿童
● 语言理解能力:约5岁(本年度有10多个学生接受训练)
● 老师和学生的家长必须一同参与

如何在生活应用
 
「看」的训练:家长与子女看电视、报纸时,与他们分析当事人的感受、后果,例如:看见医护人员患上SARS殉职,广大市民都感到很伤心,并寄上心意咭表达自己的心意。
 
「听」的训练:平日与他们分析别人说话的语气、声调、内容、猜测对方的言外之意,例如:别人与你倾谈时曾多次急忙地问你手表的时间,你就应猜测到对方可能正在很赶时间,要终止谈话及离开了。
 
「猜想」式的游戏:闲暇时可多进行角色扮演及「假想」游戏,例如:扮打电话、仿真煮饭、开生日会等。
 
「剖白」生活经验:要抓紧每个教导的机会,教师及家长需在日常生活中作随时、随地、随机及实时的教导。

我们的启示
 
自去年五月至今,本校有十数字自闭症同学接受「想法解读」的训练,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中,我们得见同学有显著进步,从中更带给了我们各种体验及启示:
 
● 课程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明白别人的想法及感受,并使他们能以多角度理解事情。
● 参与课程同学的社交能力因此提高,他们的行为情绪亦相应得到改善。 
● 课程训练能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及彼此互相交流合作的机会。
● 由于家长需要在家为子女进行训练,家长与子女的感情关系亦相应得到改善。
● 教导需要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论老师或家长均要随时随地进行教导。
● 自闭症天生的缺憾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以弥补的。
 
 
结语 
 
我们盼望这短短的经验分享,能让你对「想法解读」课程有基本的认识之外,更希望广大市民对自闭症人士有多一分认识及了解,从而对他们有多一份的接纳与包容。
 
同时,我亦盼望能鼓励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老师、亲友们,只要我们愿意付上时间及心机,我们总可以找到适合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方法,他们的进步亦指日可待。家长们、老师们、亲友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数据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香港教育学院(2002)「想法解读」教学课程-「教导自闭症儿童,学校家庭齐合作」专题计划,香港。 
香港教育学院(2003)「如何教导自闭症儿童解读别人的想法」,香港。 

学生个案分析 
 
小明(虚构人名):11岁的自闭症男孩子
 
背景资料:
 
小明未受「想法解读」前情绪十分紊乱,经常自言自语,他既不懂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又不理解别人对他的要求。结果常常有伤人、自虐、破坏性等行为,严重时甚至要入医院接受观察,并且需要服食精神科药物。
 
在课程所学的知识:
 
在感情/情绪部份,小明学习到人的外貌表情能反映内心感受(开心、唔开心、愤怒、害怕),又认识到人在不同的处境就会有不同的感情反应。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察觉到有「别人」的存在,并且开始留意别人的情绪,并推测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生活事件:
 
「想法解读」只训练了一个月的某一天,当小明和老师经过小六班课室,他看见一位男同学垂?头站在课室门口,随即问老师:「佢点解企度?」「佢系唔系?口左呀?」老师回应:「你点解会咁讲呢?」他继续推测:「佢今朝校车大叫、讲粗口,所以老师罚佢,老师好嬲呀!」(他是和该同学同坐一架校车的)并补充说:「校车唔可以大叫,唔可以讲粗口呀!老师会好嬲呀!」
 
训练后的转变:
 
 
经过家长及教职员十数星期的训练,小明在各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
 
沟通表达方面:小明能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及意愿,又能用较完整及有条理的句子表达,例如:他不开心时会说:「我好唔开心,因为……」
 
社交能力方面:小明能观察及留意别人的表情感受,又会主动与别人交往,追问别人情绪感受的背后原因,并喜欢看别人的反应。
 
理解能力方面:小明的专注力比以前大有进步,他心绪不再混乱,他开始讲理由,又能与人交换意见,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他会主动向大人提问。
 
现时小明已不再需要服药控制情绪,母亲更形容现今的儿子「好精灵」呢!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应用「社交故事」方法协助亚氏保加症儿童
下一篇:如何培养高能力自闭儿的社交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患者相互注意协调能力的发展-回顾与前瞻(三)
  • 孤独症简介(九)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 我国估计有500万孤独症患者
  • 女儿的环保情结
  • 要学会摆脱孤独
  • 为孩子提供早期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 自闭症教战手册(-)
  • 新新自然疗法-动物治疗法
  • 康复训练方法----音樂治療與自閉症
  • 媒体观点:暑假不是“书假” 放假不是“放羊”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