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看预警!
新生儿 大孩子患病,自己能说出身体什么地方不适,可以引起家长的注意。而新生儿则不同。除了吃奶、排便、和啼哭外,便是睡眠。他们有了病不会说,只会哭,不停地哭,这是婴儿患病的先兆 现象,,父母了解了这些先兆症状,就可以使薄薄的疾病得到及时诊治,早日康复。那么,婴儿患病有哪些先兆症状呢?一般来讲,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新生儿患病后,显得很安静,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无反应、体温不升。如果勉强喂奶,容易发生呕吐,这跟大人生了病,倒胃口的原理是一样的。正常新生儿饥饿时哭声响亮,一旦有病,哭声就轻微如猫叫,病重时很少有哭声,睡眠时更长,这是中气不足。有些小儿患病后却是烦燥不安,多哭多啼、不肯入睡,这反常现象也是有病的表现。 2.有的婴儿患病后,特别是小儿发热在还未被觉察以前,常常表现出夜里睡眠不安静、有时突然哭闹,手足乱动。 3.健康的小儿睡眠时呼吸是平静的,但出现发热前可出现呼吸不平静、鼻腔或者喉咙里有“呼呼”痰鸣声。新生儿需注意鼻翼是否煽动,解开上衣看着呼吸时胸部软组织有无凹陷,若有怀疑,就应测量体温。总之,家长要善于对小宝宝进行观察,较早地发现某些异常现象。新生儿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如何辨别宝宝大小便的异常 在照顾宝宝时,由于妈妈接触孩子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总是能最早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尤其是孩子大小便异常情况,常常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所以更多值得家长的注意。 大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大便灰白色,同时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 (2)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分支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3)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破裂。 (4)大便为小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大便为蛋花汤状、泡沫多、酸味重、量多,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8)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孩子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或者是腹泻。 (9)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并带血,多为痢疾。 小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小便次数较多,每次尿量少,小便时哭闹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 (2)小便金黄色或橘黄色,可能受维生素B2、黄连素、痢特灵等药物的影响。 (3)小便啤酒色或尿色发红,为血尿、多见于肾炎、此病多于3—8岁的孩子,2岁以下少见,有的新生儿由于盐结晶把尿布染红,不算病态。 (4)小便棕黄色或浓茶色,摇晃时黄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发慌、多见于黄疸型肝炎。 (5)小便乳白混浊,如加热后变清则为正常现象,加热后变得更混浊则不正常。 (6)小便放置片刻有白色沉淀,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尿检查除盐类结晶外,无其他异常,不属病态,多喝水,少吃蔬菜水果等含无机盐多的食物,沉淀即会消失。 孩子的大小便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中提前留取孩子的大便样,以便到医院能够及时进行化验,尽早得到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