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负责
一位母亲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写作业,孩子不写,还说:“为什么你们大人晚上都看电视,上网,我们小孩就要读书、写作业呢?我不写,除非你们都陪着我写!”
孩子的一席话道出了其家庭教育的一个空缺:即父母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当前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很多父母对孩子一味地宠爱,娇惯,事事为孩子代劳,却忽视了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理能力差、责任感缺失、任性自私等等。其中责任感对人的成长尤为重要,试想,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呢?
因此,笔者以为,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父母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言出必行,自觉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负责任的人。
2、把孩子当作“小大人”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独立个体而存在。在孩子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作为父母,不能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忽视他们的情感,父母应把他们看作是家庭的一份子,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与决策中来,进而激发他们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应让孩子知道,在家中有些事情是由父母来做的,有些事情则必须由自己来做。需自己做的事情父母是不能包办代替的,比如穿衣服、整理书包,写作业等。当然,还应让孩子明白,仅做好自己的事还很不够,自己有责任关心帮助父母、同学、老师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勇于承担自己犯错后产生的后果。
总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使他们逐渐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进而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赵付燕市中区教师培训中心心理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