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玩具中学习
相信各位家长都会与孩子玩,逛街时看见美轮美奂的玩具时也会忍不住手买回来,看见孩子欢天喜地地拆着包装纸时,自己也会心满意足一番。
但在你付钱之时,是否有想过你买回来的玩具,对孩子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
你会为孩子买一大堆补充练习让他学习,但知否买回来的玩具,可能是在为孩子的学习「开倒车」呢?
本文旨在为大家介说明一下「玩具」与「学习」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掌握当中的精髓,不再花钱买一些「有害」的玩具之余,更能利用「有益」的玩具帮助孩子学习吧﹗
(一)玩具能刺激幼儿多方面的官感
幼儿的玩具,应该有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组合及声响,这些都可给予幼儿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
同时,幼儿在玩弄的时,必须兼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如听觉、视觉及触觉等,这无形中也可以促进其感官能力的发展,以及增加大、小肌肉、手、眼的控制协调反应。
(二)玩具能扩阔幼儿的生活经验
透过玩玩具,例如玩砌图游戏等,幼儿可以对颜色、形状及大小等建立更清楚的印象及知识。
在玩一些要多人一起玩的玩具时,他便学习到遵守规则及与他人合作的重要。
(三)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有些事情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尝试的,但透过一些模仿性的玩具获得满足,例如驾车,烹饪等
幼儿只要拿着玩具车,在地上开来开去,已获得驾车奔驰的感觉,又可以发挥当中的无限创意。
(四)维持幼儿重复练习的兴趣
玩玩具提供有趣的机会,让孩子在重复玩耍的过程中发展一些技能。
例如玩跳棋时,在参与的过程,由于游戏变化多端,每局均会有所不同,让幼儿获得无穷的乐趣及新鲜感,从而继续不断玩下去,更学会要不断尝试及只要多尝试就会有进步的道理。
2至3岁 |
3至4岁 |
4至5岁 |
|
|
|
(一)让孩子尽情地玩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玩时会弄脏衣物和家中的摆设,同时亦担心他们受伤,因而给予孩子很多的限制及禁令,这会减低玩玩具的作用和乐趣。
家长可能安排适当的围及设施,让孩子能安全和自由地活动就可以了。
(二)不过份干预孩子的玩法
当孩子玩玩具时,应让他自由地去玩,不要太介意玩具是否会被幼儿弄坏,也不要硬性规定孩子一定要遵守既有的玩法。
孩子越能改变游戏的玩法,则越能维持玩游戏的趣味,从中的学习和得益亦愈多。
(三)不要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
玩玩具的过程中,孩子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若每次把做法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则只会剥夺了孩子的乐趣,也会剥夺了孩子在玩玩具中获得的学习机会。
家长只须给予一些提示,引导孩子自行解决便已足够了。
(四)重视游戏的过程
凡是孩子利用自己想象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家长都应对它表示了解与欣赏。
家长要避免说:「画得不像的啊!」,或「画错了,云那会是绿色的!」
不妨多说:
「很漂亮呀!」、「我相信这件东西一定会很好玩啊!」、「你一定花了很大的心机制作出来!」等鼓励性的说话,能令孩子保持创作和学习的兴趣。
(五)把握机会教育孩子
孩子玩完的玩具,家长除了要鼓励孩子把玩具收拾妥当外,还可以把握这些机会,教导孩子有关大小及数字的概念,例如家长与孩子比赛,先执拾最小的,然后到稍大的,最后才收拾最大的。
(六)重视游戏的过程
家长应多观察孩子游戏时的情形,特别注意他们的情绪。
例如,孩子可能因手眼协调尚未发展成熟以致打球打得不好,因而表现沮丧的神情,家长就应给予鼓励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