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书写是两回事吗?
一些家长咨询中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孩子喜欢阅读,平时总爱拿一本感兴趣的书读,但成绩上不去?孩子没有阅读障碍啊,可为什么特别不爱写作业呢?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涉及阅读与书写的关系。阅读是建构文本的意义过程,将字的形符解码成为声音,并变成语义的过程,有些孩子这个过程有障碍,所以记不住字词,而且特别不爱阅读。这种现象的必然后果就是写作与书写困难,这里的书写主要是指听写,如果字词的发音和意义都无法理解,字形的记忆就会是无意义的短时记忆。听写困难在所难免。可问题在于阅读好了并不意味着听写或写作就一定好,尤其是汉语学习过程更是如此。英语等拼音语文字中,书写或听写一般不成问题,因为会发音、掌握了拼读意味着会写,单词的发音与书写具有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有些文字如俄语或德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一一对应,不会发生拼写障碍。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字的发音与书写缺少逻辑关系,是以字词的意义来联系书写规则的,如三点水旁总是与水有关,而言字旁通常与语言有关,但另一半则无规律可寻,更加重要的是发音与书写缺少严格的正字法规则,如涞读来,而法则不读去了,这就造成了听写与写作的困难,书写与口语表达的距离很远,所以有一些孩子阅读和朗读很好,说作文也很棒,但一到笔头上则落后许多,长期如此便爱读不爱写,爱说不爱写了。虽然爱读书,但成绩并不好,因为我们的考试都是笔试的,如果改成口试他们的成绩就会上升。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与注意力有关,注意力是一种根据任务的节奏和兴趣来调节大脑能量的能力,注意力缺损的儿童只是在枯燥的事物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任务有趣并且有直接的反馈,他们的注意力甚至比一般孩子还要好,一个注意力缺陷,但阅读能力不落后的儿童,面对读书任务,尤其是有趣的童话故事,小说或其他有意思的作品,则会集中注意力,出于想知道结果而专注,但如果是较为枯燥的课文或记忆知识,尤其是更加缺少及时反馈的写作与听写,他们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完成任务的效率极大地下降。表现为爱读不爱写。
所以,对于我国的儿童,培养书写能力异常重要,古代从重视书法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要重视写作与书写的训练,要想成绩好,就要让孩子多动笔,勤动笔,包括计算与作业,都要养成动笔的习惯。不要以为孩子爱读书了成绩自然就不会差,马虎、拖拉可能都与书写有关。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诊断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