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与低能儿的区别
导读:孤独症患儿中有一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低能儿都属于孤独症,孤独症儿童也不等同于一般的智力低下儿童,两者在具体表现上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1、婴幼儿早期症状不同。智力低下儿童首先出现动作发育落后,而孤独症患儿大多数早期发育是正常的,首发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当的目光对视,对同龄儿童或家长的接近毫无反应或反应不适当,对儿童的一般玩具不感兴趣,而对某些无生命的、单调机械的物品(如一根绳、一块瓦片、一个线头等)却非常依恋。
2、社会交往:智力低下患儿与亲人有情感的交流,喜欢与人接触,看到熟悉的人会亲热地招呼,且会关心照顾别人,虽能力有限,但他们的表现欲望尚好,能理解大人的心理,会看父母的表情,听到表扬或恭维的话,会有愉快的表情,愿意参与集体生活及模仿游戏,能听从指令;而孤独症儿童对周围的人及环境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很少关注;对亲人表现得冷漠、不关心;叫其名字常无反应,不听指令;极少与人进行主动接触交流;喜独处,不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
3、语言:智力低下患儿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开始说话的时间晚,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较同龄儿落后,但一般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较表达更好,如他能听懂“来”,却不会说,而且他们没有特殊的语言;而孤独症儿童主要表现为不说话或说一些奇怪的话,近一半的孤独症患者终生不说话,还有一部分患儿表现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或内容,如回响语,即当你问他“你吃饭了吗?”,他也会说“你吃饭了吗?”;或语言的内容与当时的情境完全不相干,所说的内容常为广告词或别人曾说过的话,语言内容前后没有相关性,而且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并不能理解;常不能正确应用代词,不会正确使用“你、我、他”。
4、特殊的行为方式:智力低下患儿一般适应性较好,比较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及环境的变化,能较快的适应日常生活常规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没有古怪的行为方式和刻板重复的动作;而孤独症儿童常常拒绝日常生活常规的变化,如每天要吃同样的菜,穿衣服总喜欢固定一件,日常生活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抗和哭闹;对旋转的物体特别着迷;常有一些古怪刻板的动作,如无意义的来回踱步、自身旋转、不停的摇晃身体或咬手、玩手;喜欢用鼻子闻周围的事物。
5、智力反应:智力低下患儿表现为在所有方面能力的低下,没有什么超常能力;而有一部分孤独症患儿智力是正常的,且有一部分有某些特殊的能力,如对数字、地名、人名等有不同寻常的记忆和对日期推算的超常能力。
6、 对刺激的反应不同:智力低下儿童对外在刺激有反应,但比较迟缓,给人以发呆、迟钝的感觉,而孤独症儿童对有的刺激无动于衷,而对有的刺激则反应敏锐,甚至为正常儿童所不及。
7、 兴趣与行为模式不同。两者虽然都常有兴趣缺乏、行为刻板的特点,但智力低下儿一般不排斥同龄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或玩具,而孤独症儿童对常规的游戏或玩具缺乏兴趣,或者在玩法上怪异奇特。
结束语: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异常时,要细心观察,不可盲目判断,对于自闭症儿童,要给予及时的康复训练,从多方面干预,帮助孩子早日走出孤独,摆脱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