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接触自闭儿怕怕
自闭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精神疾病,患者多有严重的语言沟通、社会互动障碍,且伴随怪异的固执或自我刺激行为。由于详细致病机转不明,也没有特效药,所以在医疗与教育上都极具挑战性。
缺乏目光接触是该病普遍的症状之ㄧ,习惯回避眼神交会,常使他人感觉冷默、疏离,无形也影响患者社交与情绪的发展。为何会有闪躲注视的表现?即使是熟悉的父母脸孔也不例外,始终让科学家倍感好奇。
一篇不久前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的报告指出,自闭儿无法正视他人脸部的原因,主要是此举会过度刺激脑部处理恐惧情绪的区域,引发威胁来临的感受。为避免不舒服,才自动限制个人对于眼神与表情的追寻。
在该研究中,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学者,利用核磁共振扫描﹝MRI﹞技术,针对自闭症组与正常组的孩童进行两项测试。
首先,参与者需观看多张脸部相片,并按钮选择何者表情中有明显情绪存在。而自闭症的个案,同时也接受精密的眼球追踪系统监控,以便了解其注视脸孔哪个部位与持续时间。往后,再将相片掺杂当事人熟悉的脸孔,其它过程则依旧。
结果发现,自闭症组的个案无法接受过多脸部讯息刺激,对所有相片的专注程度有限,所以前后实验的情绪辨识成绩均大幅落后正常孩童。
另外,其脑部长掌管负向情绪统整的杏仁核呈现异常激发现象,且会随看相片的时间延长而加剧,正常组却无此反应。而负责解析他人表情为何的梭状回区域虽正常,但疑似遭杏仁核过度活化干扰,反而运作并不明显。
研究者建议,训练患者注视他人,切莫采强制介入,以免增长他在社交情境的焦虑。自闭症本身因具遗传倾向,未来或许可朝向探索导致该异常发生的基因组合,并应用在胎儿筛检与早期治疗,以利患者日后脑部机能的正向改变。
(本文作者为高雄市公职临床心理师)
资料来源:摘录:自由时报 94年9月29日第E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