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调家庭观察方法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1-2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我们知道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留心,早点发现,可感觉统合的种种症状非常细微,更多的相关理论基础一般家长又不具备,那下面的这些内容肯定能帮助您,让有心的您更有发言权。

对文字阅读不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看一段视频:《感统失调的日常观察》http://video.pomoho.com/swf/out_player.swf?flvid=2544645,想了解更多知识的,请继续向下看。

1、行为观察

观察、比较、判断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感觉统合失调的观察方式,最主要是通过对孩子行为的观察,再与标准化的常模比较,从而判断孩子存在的问题,作为感觉运动指导的参考依据。感统核对的方法有很多种,分别适用于不用年龄,在家庭观察方法方面,我选择板本老生的核对标准,列项如下:

1、 惯用手;2、惯用眼;3、站立姿势;4、走路姿势;5、两脚直立;6、单脚站立;7、排纵队走路;8、站立行为检查;9、脚踩踏测试;10、提示行为测试;11、上肢伸展测试;12、眼球运动;13、肌肉反应14、同时收缩15、慢动作16、交互反复动作17、拇指对合运动18、拇指、食指、中指移动运动19、手指摸鼻运动20、舌头运动21、口唇运动22、直立站姿反应23、保护伸展反应24、平衡反应25、对称性颈部张力反射26、非对称性颈部张力反射27、腹部着地伸展姿势28、背部着地伸展姿势29、敏锐 30、单脚跳31、轻跳32、背部运动33、重力不稳34、触觉防御35、多动、少动、分散注意力36、回转后的眼球震荡

有点茫然,没关系,后面内容就简单了。

行为观察重点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对感觉刺激的反应

主要是观察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感觉等感觉刺激的反应,如观察对形状、身体空间位置、方向的辨别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空间知觉能力等;观察对声音大小、方向、距离的判断,对语言的了解以及正确语言表达和沟通等,能理解必要的指示等;观察孩子是否讨厌与人接触、是否害怕陌生环境,当别人摸他时,是否能说出被触摸的部位,手摸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时能否正确判断其形状等;观察前庭感觉的反应,在旋转或摇晃的玩具上是否头晕、害怕或久转不晕、不害怕,做直线运动、回转运动、身体倾斜时是否与常人的反映不同等等。

● 观察肌肉反射状态

主要观察不同姿势下肌肉的紧张程度,如:对于小月龄段宝宝,观察婴幼儿坐立时全身肌肉是柔软还是僵硬,可初步判断宝宝活动上的敏锐还是迟钝;观察3岁以上宝宝学“解放军”“警察”时,能否保持稳定;蒙上眼睛能否听指令做动作,如数数吐伸舌头游戏等。观察孩子涂鸭或写字时笔的使力状况等,来判断孩子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运动企划以及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                  

● 观察运动行为的状态

主要观察孩子直立站立和身体倾斜时头部的相应反映,来判断孩子平衡感及对地心引力协调能力是否成熟;观察身体丧失平衡时,在跌倒的刹那,手、脚能否自然出来保护;观察孩子在做精细动作时两手是否协调,如穿珠、倒水(双手各拿一个杯子倒水)等,来判断孩子身体双侧协调能力;观察孩子有没有形成惯用手;和孩子做闭眼指五观、身体部位的游戏;观察孩子参与从未做过的动作时的积极性和组织动作的效率,来判断孩子运动企划是否有问题等

● 除此之外,孩子的生育历程(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专注力、好动程度、人际关系、日常独立能力(吃、睡、排泄习惯等)、读写学习能力等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的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观察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是观察和发现他们是否存在问题的直接而准确信息。

● 穿脱衣服上的困难

观察孩子扣扣子时抓着力,双手协调程度及状态。只有双手协调合作、拇指和食指的联系能力足够才能胜任。身体感觉不良、各部位形象不清楚的孩子常有这方面的困难。因此,应让孩子多练习手指的运动能力。

不会穿脱鞋子、系鞋带:换鞋子通常是坐着、弯着身子的,有些孩子身体僵硬,笨手笨脚,并缺乏耐性。

穿脱裤子的动作通常难度较大,尤其单脚弯曲离开或进入裤管时,平衡能力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经常会遇到挫折。

戴手套时,对于身体感觉不良,各部位形象不清楚的孩子,也许扣扣子还能勉强胜任,可戴手套时,两个手指总往一个指套里穿,自己却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 用餐时的问题

感觉统合不良的孩子,使用汤匙、筷子常常发生困难,吃饭时常把饭粒到处撒满地,收餐具、盖餐盒盖等常不知如何摆弄。这些孩子一般口水控制不好,不会吹口香糖,将已送入口中的食物习惯用手帮忙,舌头操作不灵活。由于不能正确判断空间方位,不能很好地将水到入杯中。

手顺后眼就明,大脑的掌握也较好,惯用手通常到3岁以后才能做清楚的判断,有的孩子吃饭时不知到底用哪只手去拿汤匙、筷子(拿笔、玩具、投球等也是这样)。由于左脑的成熟大多在八、九岁以后,因此幼儿阶段最好不要进行惯用左手的右手矫正工作,只需给孩子多动手操作的机会#p#分页标题#e#。对于做不好舔唇边或上下唇的孩子,在家可以给他唇边抹蜜或果酱来练习舌头运用的动作或做舌操。

● 游戏时的异常现象

游戏活动时,动作笨、协调性差、缓慢、缺乏自主性等,明显不如正常孩子。因孩子无法主动与地心引力保持协调,平衡能力就会不佳,不喜欢上下左右摇晃,爬在海绵垫上会身体不能平置,极度不安、身体僵硬。由于行动缺乏自信,常常表现出特别粘人、爱哭、过人依赖,造成对身体操控的机会更少,前庭刺激不足,运动神经空间知觉普遍不够发达。让孩子双手平伸转圈、翻身滚动,显得笨拙而缓慢,这些都是身体对称性活动能力不足及颈部张力不足造成的。有些孩子蒙上眼睛什么也不敢做,这大多也是本体感不足,运动企划不足所致。

● 读、写异常

由于手指的灵活性较差、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不良,握笔写字出现困难;肌肉张力发展不足,使孩子上课端坐不能,东倒西歪,出现弯腰驼背、两手无处放、爬课桌、常双手托在腮上等现象。听、视觉协调能力较差,使有些孩子对听到的声音无法及时理解,因此无法和视觉做配合。这种孩子在听写上的练习会特别困难,常常漏字、漏段,在做数字排列时,经常弄不清哪个数字后面是哪个,以致一再犯错。

●外出困扰

总是蹦蹦跳跳,无法顺利走路,不敢在高台上走,这大多是前庭平衡和固有平衡不足所致;不敢走田间小路,碰到泥泞地面便不知所措,无法翻越或绕开前面的障碍物,爬小山坡、急倾斜路面时,都明显笨手笨脚,充分显示出他运动企划能力的不足;讨厌被拥抱、触摸,光脚不敢在草地或泥土中行走的孩子,显现出触觉防御过度的毛病。

3、运用教具进行诊断

在进行感觉统合运动的指导时,从孩子操作教具时的反应,更能看出孩子这方面的问题。

小滑板是爱尔丝积数十年研究及临床实验所设计的感觉运动教具,孩子对小滑板滑行方向的控制、操作滑板时手的灵活性以及孩子在滑板上的情绪表现等都有助于我们判断孩子存在的问题。大笼球是练习身体和地心引力协调非常重要的教具,旋转陀螺可以用来测试孩子的平衡能力及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程度。当然,运用这些教具进行诊断必须由专家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5、应用标准化量表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评定

儿童的生理发展与学习、情绪有密切关系,要提升学习能力,和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必先了解儿童的生理发展,通过该表来判断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程度及失常的严重程度,为家庭训练或委托专业机构训练作依据。

关于语迟、自闭、严重脑障碍和触觉不良等观察方法,家庭训练指导,逐步与大家分享,今天就到这儿吧。

加入收藏
Tag: 感觉统合 失调 方法 家庭
上一篇: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下一篇:自闭症的主要困难在于脑干功能不规则发展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家庭感统训练项目
  • 前庭刺激的训练
  • 做了这十项运动,再也不愁自闭症孩子肌肉缺乏力量了!
  •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测评(下)
  • 感觉统合失调的各种现象(一)
  • 自闭症儿童家庭自助式感统训练项目
  • 感统训练之万象组合
  • 让所有孩子健康成长——访范妍与她的“小海龟”感统训练营
  • 对也前庭失调的儿童应该怎么矫正?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