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统合治疗自闭症
听觉是由耳朵对声音的感受,听神经的传递,听觉中枢的整合共同完成的。耳朵是声音的感觉器官,声源的震动经过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引起毛细胞的兴奋,声能转换为神经电活动,声音信息经听神经及其传入系统传递到听觉中枢,听觉中枢最后完成对声音的识别、分析和感知。声音的频率被感知为音调并用每秒周数或赫兹(Hz)来表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耳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但是对500~6000Hz的声音最为敏感,大多数语音就在此频率范围内。分子振动的幅度被感知为响度,即声强,用分贝(dB)来表示。正常人能听到的最轻的声音定为0dBHL,耳语声大约是30dBHL,谈话声是40~50dBHL。我国规定公共场合的噪音最高不能超过90dB,而在听力统合治疗中给孩子播放的音乐的音量最高为75dB。
孤独症患儿的听觉系统存在功能失调。虽然该方面研究报道并不多,但较为一致的报道为孤独症患儿存在听觉额过敏现象。1964年芮幕兰报道4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听觉过敏现象。存在听觉过敏的患儿常常表现为:捂耳,听到环境中某些声音会烦躁、哭泣、发脾气、摔东西,躲避某些声音,退缩,因为噪音的缘故制造噪音等。此外,孤独症患儿还对某些声音无反应,听觉处理过程也缓慢等。由于听觉系统功能的失调,孤独症儿童可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歪曲的感知,从而影响患儿的言语发育,并造成一定的情绪行为异常。一个有超灵敏听觉的人听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与正常听觉的人是不同的,他对声音的反应也不同,超灵敏是地声音的某些音度或频率比其他声音听起来强许多倍的障碍,它可以引起听到某些频率时的痛苦或极端不适应或引起听觉信号的总体变形。例如:一个超灵敏听觉的患儿听到小孩的哭声会表现的烦躁不安,双手捂住耳朵,或跑过去狠狠打正在哭的孩子,正像孤独症患者自己表述的,下雨时,雨点打在路上的声音就如同机关枪的声音,他听到的声音感觉较我们正常人听到的声音强度高10~15倍左右。所以通常可以想像和看到,为什么孤独症儿童对声音是如此的敏感并表现出强烈的反应。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听觉统合治疗在美国得以研究,并用于孤独症及其相关障碍的疾病,使有些孤独障碍的儿童得到很大的改善。听觉统合治疗融入了音乐治疗的内容,它是让儿童聆听加工过的音乐,根据测试的听力图,过滤整合某些低频或高频、患儿过于敏感的声音。
听觉统合治疗也是一种音乐治疗,它是对音乐进行了特殊处理的过滤。孤独症儿童大多数对音乐产生偏爱,尽管他们对外界的世界漠不关心,有些甚至是没有语言,大他们大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是拥有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能力,当声音信号通过听觉器官的神经纤维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质系统,音乐中的音高、音强、音色这些基本元素能够通直接过丘脑等皮下结构,使大脑机体产生自主反应,个中音响以时间为载体,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着自身有序的声频律动,而这种声频律动与大自然中一切具有生命的物体产生着异体同构的共鸣,形成起、开、张、合的有序交替与增长的生命律动,音乐中的节奏模式和曲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体的特征节律有着奇妙的共通。
听觉统合治疗,也是感觉统合治疗的一种,该方法通过让受试者聆听通过听觉统合训练仪器调制的音乐,即利用训练仪根据患者的听觉测试情况决定是否过滤某个音频或降低音乐中的高频或低频的声音,来矫正受试者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处理失调,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受试这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听觉统合失调的适应证包括:广泛发育障碍、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及语言发育迟缓、阅读障碍、多动症、情绪障碍。
听觉统合治疗的禁忌证包括:年龄小于4岁者、佩带助听器、中耳充血及发炎、高频耳聋、第一次治疗后9~10个月以内#p#分页标题#e#者、脑电图异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