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知觉综述

作者:奔奔的李MM 更新时间:2011-01-21 点击数:1171 百度一下

感觉统合

自闭症儿童大多有感知觉方面的障碍。他们对刺激或是过于敏感或是反应迟滞。主要是由于大脑在受到刺激后,接收和处理信息出现异常。而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对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本体感、前庭觉方面的锻炼,来提高感知能力,分辨能力以及身体的平衡感和各部位的协调性等。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之前,训练者必须了解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

第一部分 触觉

   触觉对人的身体、精神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婴儿时期起,触觉刺激使我们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保持自身的健康并发挥身体的各项功能。

我们从头到脚的皮肤会通过感知觉的接收细胞(也就是接收器)获取触觉信息。这些接收器感受压力、振动、温度、疾病等触觉体验。或主动或被动地感知其他的人或周围的物体,如家具、衣物、脚下的地、无处不在的空气等。触觉的感知能力不仅影响视觉、动作设计、对身体的认知,而且还会影响到学习、情绪控制和社交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触觉系统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就很难调节、辨别、协调或组织相应的触觉信息。

触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一、超敏型

□对别人的触摸具有强烈的抵触(对突然的、哪怕是轻轻的触摸特别的敏感)。如擦拭别人碰过的部位,如有人试图接触自己,就会把他推开。

□ 对无害的接触行为,或是立刻进行激烈地攻击或是逃开。

□ 不喜欢做复杂一点儿的活动(如烹饪、绘画、使用粉笔或是胶带)。

□ 讨厌某些类型的衣服,对袜子的连接部位、鞋、还有衣服上的标签特别敏感。

□ 哪怕是在夏天,也喜欢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腿的裤子。或者即使是在冬天,也喜欢穿得很少。

□ 在大风天或类似的坏天气的时候,容易产生不安和攻击性的情绪。

□ 挑食;因为一些食物的口感,而不喜欢吃(如米饭、花生油、土豆块、蔬菜等);喜欢吃或冷或热的食物。

□ 不喜欢洗澡、游泳、刷牙和理发。

□ 与同伴的关系很差

二、迟滞型

□ 喜欢长时间地触摸别人或是物品。

□ 除非是被用力地碰触,否则没有感觉;对疼痛没有反应即使是受伤了也没有意识到。

□ 自己的东西掉了,也没有觉察到。

□ 对自我的身体意识很差,只有在受到很强的压迫,自己的身体才有感觉。

□ 衣服穿在身上没有感觉,也不知道是否穿得整齐。

□ 对室内的温度没有感觉。

□ 喜欢吃流食,对弄在脸上、嘴里和鼻子上的脏东西没有感觉。

□ 喜欢咀嚼非食用的东西(如手指甲、头发、衣袖、衣领、玩具还有铅笔等)。

□ 攻击别人或是小动物,而不理解别人会有疼痛感。

□ 喜欢侵占别人的空间。(比如在别人谈话时,把人家推到一边,或是站在中间。)

三、辨弱型

□ 不会用手去触摸,好像它们不是自己身体上的部位。

□ 用手去握东西或是使用工具(如铅笔、剪刀或是筷子)时有困难。

□ 不喜欢主动地去碰触东西,如把东西捡起来。

□ 对认识物体的物理特征有困难(如质地、形状或是大小等)。

□ 在没有视觉辅助的帮助下:

    △不能确定自己身体的哪个部分被触摸。

△ 仅通过触摸,不能确认自己熟悉的物品。

△ 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笨拙,如拉拉链、扣钮扣、打开钮扣、系鞋带,判断衣服穿得是否整齐。

△ 愿意站着而不愿意坐着,这样可能是为了看到周围的环境。

△ 喜欢坐在椅子边上或是在上面不停地蠕动。

第二部分 前庭觉

前庭位于内耳,是一套综合的系统,使我们能感觉到自身所处的位置。它具有的特殊感受器接收运动和重力的刺激。前庭系统通过脖子、眼睛和整个身体来接收平衡和运动的信息,并把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央神经系统,然后组织肌肉进行协调运动。

前庭系统使我们知道自己#p#分页标题#e#的头部和身体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使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向上、向下还是倾斜的;是否在运动中还是在静止中;是否有物体向我们移动。它也同时告诉我们自己身体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速度,或者我们是否处于危险之中还是在轻松的环境中。

如果孩子的前庭系统失调,则会造成平衡和运动的困难,在调节、辨别、协调和组织平衡运动方面产生问题。

   前庭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一、超敏型

□ 不能忍受运动,因此总是避免做运动。

□ 对普通的运动强烈地拒绝。

□ 不喜欢体育活动,如跑、跳、滑雪或是跳舞等。

□ 不喜欢玩秋千、滑梯等。

□ 行动缓慢,做事迟缓。

□ 不喜欢头向下,如在洗头的时候。

□ 固执地保持头部的位置。

□ 讨厌爬楼梯,喜欢贴着墙壁或是楼梯扶手走。

□ 坐车、船、飞机、电梯和电动扶梯时感到眩晕。

□ 任性、胆小,不配合。

□ 总是要求自己信赖的伙伴或是成人辅助自己。

□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失重,总是跌倒。

二、迟滞型

□ 特别喜欢强烈、刺激的运动(如从转椅、跳蹦床、坐过山车等)而且不会眩晕。

□ 胆子非常大,什么危险都不怕,喜欢从高处往下跳或是快速地冲撞。

□ 刻板的重复行为如摇晃,转圈、跳跃、晃头、摆手等。很难在凳子上面规矩地坐下来。

□ 喜欢大头朝下的感觉,或是吊在床沿边荡来荡去。

□ 平衡感很差,总是摔倒。

□ 快速地冲撞家具或是物品,而且明显是故意地。

三、辨弱型

□ 容易失去平衡,特别是在以下几种情况:往椅子上面爬、骑脚踏车、跳、单脚站立或是把脚尖翘起。

□ 行动迟缓、笨拙。

□ 总是处在烦躁和不安的情绪之中。

□ 不会用力。

□ 在做运动时,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感。

□ 不能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如很难坐直。

□ 不能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移动之中,如正在开动的火车、一个飞速行进中的球或是正在走的一个人。

□ 方向感很差,总是向错误的方向移动。

第三部分 本体感

本体感是指感知觉信息提供给我们的自身的位置、压力、方向和身体部位的运动情况。它把触觉和前庭感综合到了一起。本体感的感受器有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筋)和结缔组织。

本体负责传递信息:肌肉的伸缩、关节的屈张。甚至在没有运动的时候,重力也会刺激感受器,使本体接收信息。而此时,我们自己并没有感觉到。

本体感可以增加身体的意识、对动作的控制和动作的组织能力。使身体各部位能够更好、更协调地运动。它可以帮助我们爬楼梯、快跑、搬手提箱、坐/站、伸展身体或躺着,并提供一种情绪上的稳定感,使我们相信自己的身体处在安全之中。

本体感障碍的可能表现:

□ 在触觉、平衡还有运动方面有问题。

□ 对身体的自我意识很差。

□ 动作僵硬、呆板、不协调,经常摔倒。

□ 喜欢靠着、冲撞别人或是物品。

□ 在做不熟悉或是复杂动作的时候有困难。如第一次穿溜冰鞋。

□ 即使是做最简单而且最熟悉的事情,也有困难,如穿衣服。

□ 喜欢不停地摆弄发卡、电源开关等物品。

□ 喜欢抻拉衣服、咀嚼衣袖或衣领。

□ 上、下楼梯有困难。

□ 喜欢巅脚走路、蹲着、伸屈四肢、戳自己的腮部、拉拽手指或是弄出指响。

第四部分 视觉

视觉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使我们能够识别景物、看清即将靠近的物体,并准备做出反应。但不能把视觉与视力混为一谈,看视力表上的字母的能力只是视觉的一部分而已。

健康的眼睛和标准的视力是视觉发挥作用的前提,就如听力是语言的前提一样。视力只是基本的视觉能力,被叫做---眼球的运动能力(也可以叫做眼睛运动能力)。当一个人从其它感官(特别是前庭感)综合接收信息,这就要#p#分页标题#e#求更复杂和更精细的视觉空间处理能力。

如果视觉出现异常,会直接影响基本的眼球运动和视觉处理能力。

视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 喜欢用手遮住双眼、睁一只眼睛、蒙住一只眼睛或是斜着眼睛。

□ 看东西重影。

□ 很难把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来,如看黑板之后再看自己的书本。

□ 看书翻页时,喜欢晃着头或是斜着脑袋。

□ 看电视或玩圆圈游戏时,喜欢晃动身体或是斜着身子。

□ 视线很难跟随移动中的物体,如飞转而过的乒乓球或是打印的一行字。

□ 很难理解自己所读的内容,或是很快失去兴趣。

□ 搞不清图片、文字、符号和物品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 在读书、写字时,总是丢三落四的,忘写数字或是某些词。

□ 对文化课的学习有困难,如搞不懂字的大小,所占的空间、数字的顺序。

□ 很难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如拼图或是按虚线剪纸。

□ 写字参差不齐,不工整。

□ 弄不清物品之间的位置关系,经常会撞到家具或是上台阶时踩空。

□ 分不清左和右,方向感很差。

□ 不理解上、下/前、后/先、后的顺序。

□ 对自己阅读的东西没有一个形象上的概念。不能把图片、文字与具体的实物联系在一起。

□ 对移动的物体或是人,或是过于关注或是过于厌恶。

□ 不能安安稳稳地做工课。

□ 总是逃避集体活动。

第五部分 听觉

听觉是指接收声音的能力。我们天生具有这种能力,它不是后天学来的。但是具有听的能力并不能保证我们对听来的东西能够听得懂。听力是天生的,但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综合前庭感觉,才具有这种对声音的理解力。并渐渐地与环境进行有目的的互动。

听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 不能分辨声源,总是四处张望以找到声音是从哪发出来的。

□ 辨别声音有困难,特别不能区别相近的音,如‘京’和‘星’。

□ 在没有其它声音干扰的情况下,不能集中精神听一个声音。

□ 听到尖的、高的、金属的、突然的声音极其痛苦,即使是一些常人觉得正常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

□很难专心去听或者读,而对于听到的和读到的东西也很难理解或是记住。如总是错误地理解别人的要求,或是不断地让别人重复。或只能连续地听一个或是两个指令。

□ 在做出反应之前总是向别人张望。

□ 很难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是写下来。

□ 总是跑题。如:其他人都在谈论足球比赛的时候,他却在谈论自己的新衬衫。

□ 在与人进行近距离交流时有困难,如:不能对别人的问题和评论做出适当的反应。

□ 对自己说过的话很难进行更正。

□ 词汇量特别少,句子结构也不正确(不会语法、句法)。

□ 不能大声朗读。

□ 唱歌时跑调,没有节奏感。

□ 说话时口齿不清。

□ 在经过剧烈运动之后,说话能力有所提高。

第六部分 嗅觉和味觉

当我们去嗅某一种物体时,嗅觉直接刺激大脑的相应区域,而不象其它的感知觉需要经过多种途径向大脑传递信息。

我们对熟悉的气味会立即做出反应,比如闻到香皂的气味,立即就会想起舒适和干净。而对于不熟悉的气味也会立即做出反应,例如,闻到有害气体、腐烂的水果味道、泄漏的煤气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我们会立刻捂住鼻子走开。

味觉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苦、甜、咸、酸等。如吃药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苦而难以下咽,如果味觉告诉我们某个东西是有害的,我们就会立刻把它吐出来。

实际上嗅觉和味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大约75%的味觉感受器要依赖于嗅觉。当一个人感冒时,食欲也会受到影响。因为闻不到食物的味道,吃起来也就不会觉得香。

   嗅觉出现问题的表现,一方面是对气味过于敏感,一方面对气味反应迟滞。而味觉出现问题则#p#分页标题#e#会影响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导致挑食和厌食的原因。

一、嗅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 对一些气味特别敏感,如:腐烂的香蕉的味道、或是一些别人认为正常的气味,但他们却难以忍受。

□ 对一些难闻的气味没有感觉,如:脏尿布。

□ 挑食。

二、味觉障碍的可能表现:

□ 对一些食物的味道、口感或是温度特别敏感。

□ 吃东西会经常呕吐。

□ 经常舔或尝不能吃的东西,如:玩具或是橡皮泥。

□ 喜欢特别辣或是特别热的食物。

第七部分 口部运动

通常地,大多数新生儿天生具有基本的口部运动技能---吸吮、吞咽和呼吸。这样的技能可以使孩子能够吃东西和使自己平静。而孩子的第一个口部运动就是吸吮,这个动作可以发展嘴部的肌肉。然后,再逐步地学习更多地口部运动技能,如:咬、啃、咀嚼、舔。这些口部运动能力对孩子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口部运动障碍的可能表现:

□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咬玩具。这样的孩子可能更想得到口部的刺激,不断地吸吮或是咀嚼不能吃的物品,甚至包括自己和别人的身体部位。

□ 吃东西有困难。包括:

▽ 在吸吮、咀嚼和吞咽时有困难

▽ 有挑食的习惯,喜欢一些固定食物的味道、口感、温度。

▽ 不接受新的没吃过的食物。

▽ 在食物的吞咽和消化方面有问题。

▽ 经常流口水、噎食或是呕吐。

□ 健康问题。包括:

▽ 慢性肠炎或是便秘。

▽ 牙病。如:牙齿生长缓慢、龋齿、牙齿参差不齐。

▽ 经常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中耳炎。

运动发展方面的问题。

▽ 不能控制身体的姿势。

▽ 肌肉的张驰力较低,不会用力。

▽ 本体感觉很差。

▽ 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很差。

▽ 双侧协调能力很差。

▽做过中线运动有困难。

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

▽ 很少用手势语和面部表情。

▽ 说话声音很怪。

▽ 对语言的接受和表述有困难。

▽ 当说话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对呼吸和声音进行调节。

▽ 不能很好地控制音调,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视觉或是眼部运动问题。

▽ 双眼的协调运动有问题。

▽ 眼睛与身体其它部位的协调有问题,如在画画、涂色、写字、剪纸、投掷、跑跳时。

▽ 很难直视自己正在做什么或是正在去哪。

注意力和行为调节方面的问题。

▽ 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或是被别人安抚。

▽ 在睡觉前、吃饭前、或是活动开始前。总是重复自己的一些刻板行为。

▽ 在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候,总是做出不适宜的行为。

▽ 从一个事情转换到另一个事情的时候,会有困难。

▽ 在做熟悉的、日常的活动时,也有困难。

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问题。

▽ 对别人的情绪和情感不能理解,也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 喜欢离群,一个人独处。

▽ 态度、举止蛮横,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 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不会使用适宜的方式去迎合别人。

▽ 自我意识较差。

第八部分 动作组织

动作组织就是对没接触过的和相对复杂的事情进行组织,如在别人的车上系安全带或是第一次在操场上玩旋转滑梯。通常认为动作组织是运动实践的同义词,而实际上动作组织是运动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运动实践包括思考(构思一系列复杂的、不熟悉的动作)、动作计划(把要进行的动作组织在一起)、还有动作的执行(做出动作)。

有些孩子看到别人做过之后,就会很好地进行动作组织,如玩旋转木马或是吹气球。当然只有看和听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做。

   一个孩子实际动手次数越多,他的动作组织和运动能力就越好。只要掌握了一种动作能力,就可以把这个能力泛化到以前所学的内容中去,当然也可以应用到难度更高的方面。例如#p#分页标题#e#:一个孩子在爬软梯成功之后,就可以试一试爬铁网梯。

动作组织也是进行粗大动作的基础,而协调的大肌肉运作又是精细动作的基础。平时的吃饭、写字,过马路、做游戏等都需要动作组织能力。并且要有效地统合各种感知觉以对要做的动作来进行组织。

动作组织障碍的可能表现:

□ 很难组织连续性的动作,如:用剪刀剪东西、或是骑自行车。对新的活动做起来有困难,有时甚至对熟悉的活动也是如此。

□ 不清楚自己的身体位置,如:有人帮他穿衣服时不能很好地配合、也不能自如地穿衣服或是脱衣服。

□ 不清楚自己与周围其他人或是物品的位置。经常跌倒,或撞到别人或是其它物体上。

□ 如果到一个新环境,就会感到害怕。

□ 不能把自己学过的东西泛化到一个新的活动中去。

□ 自理能力很差。

□ 做跑、跳、爬、上楼梯、下楼梯等粗大动作有困难。

□ 用手指做精细动作、脚趾紧贴凉鞋、光脚走路、或用嘴咀嚼、说话时都有困难。

□ 手眼不协调。

□ 自我意识较差。

第九部分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是建立在有效的粗大动作基础之上的。它集中了触觉、前庭、本体感觉,来发展大肌肉运动(或者说叫粗大动作),也就是控制躯干、颈部、手臂和腿部的动作。成功的粗大动作是小肌肉运动(或叫精细动作)的基础。

精细动作要求精细地使用小肌肉。如手指、手部、脚趾、眼睛、舌、嘴唇、嘴部和下颚处的运动都属于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要求手眼要协调。这样才能写字、画画、翻页、玩七巧板、使用餐具和其它的工具。精细动作也是眼球运动、描述性语言所必需的。如果铅笔掉在地上,一个孩子可能会用脚趾把它勾回来,这也属于精细动作,还有摆动耳垂、挑起眉毛、扩张鼻孔、小便等。

一个孩子每天都会做各种各样的精细动作,如使用剪刀、钳子、勺子等。对于触觉异常和动作不协调的孩子来说,他在精细动作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

精细动作障碍的可能表现:

一、手的运动能力问题。

□ 对普通的学习活动有困难,如:书写练习、画画还有科普试验课等。

□ 使用工具有困难,如:彩笔、铅笔、剪刀、订书机、钳子、格尺等。

□ 写字难看。

□ 自助能力差。

□ 吃饭时弄得到处都是。

二、口部运动能力问题。(详见第七部份)

□ 咀嚼和吞咽食物时有困难。

□ 说话不清晰,语言的使用不合语法规则。

□ 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舌头、嘴唇和下颚,所以在交流时更喜欢使用手势而不是语言

三、眼球运动能力问题。

□ 对于简单的眼球运动有困难,如目光跟随或是专注于某个物体。

□ 手眼不协调。

加入收藏
Tag: 感知觉 综述 感觉 统合 自闭症 儿童
上一篇:运动和孩子的智慧有关吗?
下一篇:感觉统合训练如何帮助自闭儿童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3—6岁宝宝的经典感统小游戏,妈妈别错过!
  • 自助感统游戏项目(二)
  • 感觉统合与Tics (三) - 触觉的敏感
  • 浅析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特点与对策
  •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 感知觉训练的基本内容
  • 关于孤独症儿前庭平衡失调的训练
  • 感觉统合训练队孤独症儿童意义重大
  • 特教老师分享:实用多感官训练方法
  • 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