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与心理障碍
一个休息日,二钊的班主任冯老师突然家访。冯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这孩子聪明,表达能力也强。但学习成绩忽高忽低,挺偏科。图画课注意力集中,但音乐课就思想溜号。上语文、算术时常东张西望,不注意听讲,布置的作业也常丢三落四,好像没记住该做什么。”
冯老师的话令二钊爸妈心急,于是咨询儿童心理医生。在问诊中经上述详细介绍及相应测试后,医生告诉他们:“二钊的情况也可以称为病,目前已被医学专家统一认定为感觉统合失调症。因为任何一种感觉统合失调都会导致心理失衡,因此一些医学心理专家把它归入心理障碍之中。”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专家已给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即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运作与所产生的低能表现必然导致心理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一般分为5种。(1)视觉统合失调:常发生读书跳行,翻书错页,抄错题目或丢三落四等。学习成绩持久低下,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2)听觉统合失调: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刚讲过的就没记住。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厌学逃学。(3)触觉统合失调:经常害怕受惊扰,常躁动不安,瞻前顾后,连洗头也十分恐惧。(4)平衡统合失调: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将袜子穿翻,写字时字距、行距
忽大忽小,划线歪等。长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5)本体统合失调:常表现走路顺拐,唱歌跑调,读英语时结巴等,会使孩子对这些课丧失信心。
为什么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呢?专家指出,关键因孩子的成长空间相对狭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学龄儿童大多只在家与书桌前的小天地中,每天重复着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放学、自习、上床睡觉,生活过于单调乏味。他们所接受的感觉刺激不外是爸妈的督促、老师的讲授、课间短暂的活动、自习时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有的大城市的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竟达30%以上。这样的孩子得不到充分锻炼,依赖性强,独自生活能力其实很差,一旦遭遇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幸等特殊情况,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失衡,严重的心理失衡反过来又削弱感觉统合能力。
过分开发孩子的某一种能力,也会不同程度地排挤其他能力的提高。二钊便属于过度开发视觉功能,从而削弱了其他各功能。家长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或放纵孩子偏科,都将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发现感觉统合失调之后怎么办呢?以下四种办法很有效:1.让孩子走出小书房,走入小伙伴之中,让孩子走出孤独与乏味,从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强化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2.凡孩子可以做好或学习做好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做,以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劳动兴趣与综合心理素质。
3.让孩子定期参加活动,包括各类体育活动,对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也将促进各个统合能力的提高。
4.美、日等国家早已兴起了游戏治疗法。走独木桥、跳沙坑、捉迷藏、丢手绢、赛跑等对提高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都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