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庭成员共同协助孩子成长
与家庭成员共同协助孩子成长
谢碧华
一、 前言~让自己(家长)成为孩子最好的治疗师:
孩子的一生会有许多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协助,但唯一相伴在他左右的就是家长,所以家长必须要先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治疗师。怎么样成为最好的治疗师呢?首先要了解您孩子的个别特质、发展、各项能力状况;经过知识的建构补充;再与各专业人士协调合作,在各个不同阶段为孩子建造适合他(她)的教育及学习课程、场所。
二、 自我心理建设:
所谓的自我心理建设包含1.认清事实 2.面对现实 3.诚心的接纳。要做到以上三点必须充实专业知识,阅读有关自闭(肯纳)症之书籍,了解孩子的特质。一般来说,自闭(肯纳)症的优势方面表现在:记忆、拼图、机械等具体操作方面;相对来说,抽象思考、理解与类化的能力,则是孩子较弱的部分。而因上述特质,常发生无法与人沟通而引发的不适当行为,以及因固定僵化行为之特征而造成的异常执着于某个事物或行为,在我们没有充实对自闭(肯纳)症的知识下,常会对孩子所表现出的行为困惑、迷惘甚至动怒、生气,认为他们是故意的。然而,经由了解自闭(肯纳)症的特质困难点之后,对于孩子,我们才能用另一种正向的态度跟观点看待,也才是真正的认清事实(孩子是自闭症)、面对现实(孩子需要适合他的教养方式协助他的成长、学习)、进而诚心的接纳孩子,与孩子共同互动成长。
三、 学习正确的教养方式:
1.学习理论的运用:
建议家长可阅读a.行为改变技术;b.儿童发展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等书籍,以做为建立自己能力的基础工作。有这些基础理论,家长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目前发展的阶段在哪里,你可以协助他的部分是什么,在遇到挫折时也可以成为支持家长们继续教导孩子的力量。
2.运用循序渐进或逐渐减退原则:
a. 五段教学法:示范-->模仿-->协助-->半协助-->提示(由肢体到口头)-->完成
b. 工作分析法:正向工作分析使采用从最前面的一个动作开始教,然后逐步推进到最后一个步骤;反向工作分析则是使用从让孩子学习最后一个步骤开始,再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例如炒饭的步骤是:1.开火 2.倒油 3.放蛋 4.放饭 5.炒一炒起锅。那正向教导法就是1开始做(孩子只要先开火,后面的四个步骤由指导者做),再慢慢加入其它步骤(层次为:1-->1+2-->1+2+3-->1+2+3+4-->1+2+3+4+5)。反向工作分析则是由最后一个步骤(炒好起锅)让孩子做,以增强他的完成感(立即就可以吃)、自信心。(其层次为:5完成→4+5-->3+4+5-->2+3+4+5-->1+2+3+4+5)
c. 结构教学法:
结构教学法的重点是让孩子习惯他的生活学习环境,把何时、何地、何物三者结合。但家长须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结构,结构的目的只是让孩子清楚自己一天的作息计划(就类似我们的行事历或记事本),但除了结构之外,亦须要教导孩子弹性及变化。
3.实用原则:
因孩子缺乏抽象理解类化的能力,所以适合以实物、生活化的情境为教导原则,目的是让他们会去运用所学(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累积经验)。
四、 积极的关注:
1.资源:
包含教育训练、相关咨询机构、家长成长支持团体等,如基金会所办的活动、师大、国北师院等特教中心咨询专线,都是您在教导孩子遇到挫折时打气丸!
2.得力的支援:
家人、亲友的支持,让孩子身边的人一起来协助孩子成长,不要让全世界只有你可以了解你的孩子、只有你可以跟你的孩子沟通,因为这样他就无法去探索外在的世界,从家中其它成员开始,再推展到其它的亲戚朋友,这样家长与孩子的资源才会越来越厚实。
3适当的训练及教育:
家长要细心留意孩子的特质,发展状况及早为孩子安排适当的训练及教育。
五、 教养没有差别:
1.教养观念和态度与其它手足没有差别心:
不因为是特殊孩子所以特别的宽容、溺爱,即使是特殊孩子也应该从小建立「负责任」的态度跟习惯。例如以做家事为例子,可配合特殊孩子的兴趣及能力,让他们做可以做的部分,如丢衣服到洗衣机、把洗好的衣服拿出,或与其它手足合力完成一件事情。
2.教养首重生活教育:
所谓生活教育就是食、衣、住、行、育、乐等与家庭息息相关的事项,这是培养独立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基础工作。
六、 不求回报:
对于孩子的教导成果要有不求回报态度,不要过度期待。不要期待现在教孩子,他就可以立刻学会,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进步成长的幅度,把眼光放在孩子自己的发展阶段上的进步,并且耐心等待开花结果。
七、 结论:
1.家庭是最重要且是最好的教育场所,若家庭成员能在教养上态度一致,那么孩子的进步是看得见的。
2.在正确的教养方式下,我相信自闭(肯纳)症者大都能够独立生活,有些还能够拥有工作能力,但前提需要社会的接纳、包容,给他们机会。
3.家长要多留心孩子的语言、情感表达的发展,及早发现为自闭(肯纳)儿安排合适的训练及教育,让他们学会了解别人内心的想法及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