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父母别用医生眼光
说说自闭症的早期识别
电影《海洋天堂》中,文章饰演的自闭症患儿大福给人印象深刻。这段时间,关于自闭症题材的纪录片、电影、小说不断涌现。
自闭症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咨询自闭症的父母更是不少。
看过一本关于自闭症的专业医学书,它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向家长介绍儿童自闭症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描述一个个真实的孩子。一个个具体的病例,便于理解,有助于父母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个症状。
《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一文所介绍的个案,都来自幼儿园老师细心观察后的真实记录,我们读了,受益匪浅,推荐给你。
养大一个孩子真不容易,需要你付出爱,尤其是理性的爱。
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
自2007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随着自闭症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少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一些怪异行为发生了疑惑,甚至是恐慌:
“我孩子的这种表现跟别的孩子一样吗?”
“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会不会是自闭症?”
“我家的孩子开口很晚,喜欢自言自语,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正常吗?”
针对幼儿园家长们普遍存在的一些疑虑和担忧,去年我们在全市15所公立幼儿园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
在此发表的《如何早期识别自闭症》一文就是其中一部分。
希望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帮助你比较准确地了解自闭症的一些常见症状,比较准确地认识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的某种行为与自闭症症状一一对应。
当你对某种医学知识一知半解的时候,却随意用“医生”的眼光打量自己的孩子,那对孩子太不公平了,甚至是可怕的。
切不可随意给孩子戴上“自闭症”的帽子。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在3岁左右同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你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