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训练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也很重要
自闭症老师在自闭症方面的知识上要强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但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却和自闭症孩子朝夕相处的,所以家长和老师密切的配合才能给闭症孩子创造更好的治疗环境。
一.良好的合作始于美好的开始:
也许在特教知识上老师大于我们家长,但是长时间观察、与孩子相处的却是我们,所以务必把孩子的经验分享给老师。
在孩子初接触新任老师时,我一定提供三类资料给老师。一是孩子最新发展状况,各方面能力指针(已具备及尚待改进)。二是孩子容易发生的状况及因应策略。三是属于自闭症的一些相关资料(建议先筛选适合孩子特质的文章,减轻老师阅读负担),最后再加上自己对这孩子的期许。
二.黄金三角共同建构孩子的成长:
对我们这样的特殊生要谈家长和老师合作,主要角色至少要含概三个人,也就是班导师、资源班特教老师和家长本身。在每学期初,由特教老师召开的IEP会议是很重要的,在会议上我们通常会将未来三人角色、课程内容、上课时间、上课方式定位好。以我的孩子为例, 在个别化课程中主要是做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和情绪管理,并不做任何课程补救。
三.掌握多元沟通管道:
每学期初的家长和老师恳谈会、打电话、E-mail、联络簿、定期聚会都是不错的方式。在与新老师初接触的上半年,我通常会每天在孩子的家庭联络簿作一点简单的纪录:有时是孩子在家的行为,有时是孩子的进步情形,或是对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回馈,有时是自己心情的简单涂鸦......;偶而我也用E-mail转寄特教相关资料给老师,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协助老师在最短时间掌握到我们的孩子,而老师通常也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透过这样的开诚布公建立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有助于日后意见相左时的沟通。
四.建立互信基础:
除了平日书面往返,通常我也会尽可能参与班级活动,例如:协助晨光活动、校外教学或是提供老师相关教学资料,我认为家长可以根据本身的时间和专长,拨空参与。一方面以具体行动表达对班级事务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近距离观察孩子在团体中与同侪互动状况适时的和老师提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