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如何解开写着自闭症咒语的符?

作者:牛牛 更新时间:2012-04-11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自闭症(孤独症),原因不明,终生相随!当时,我们真的被吓到了。

  踏入婚姻不久,刚刚当上父母,天崩地裂,天上掉下来“自闭症”这三个字,如同压着孙悟空的五指山,要命的是后面那个注解,好像如来佛的咒符,击垮了孙猴翻身的念头。山随时可以推翻,重的是那道包含诅咒的符。一趴五百年,当唐僧揭开那道符,山崩地裂,孙猴重生。

  一路走来,总结自己的体会和他人的经验,我们发现自闭症是有机会康复的,或者说自闭症并不妨碍我们的生活。当时,我们只是被吓到了,不知道那写着咒语的符是可以轻轻撕掉的,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可以揭开那道符?如何揭开那道符?我们没有去战斗,我们缺乏最有利的武器,那就是信心、勇气、爱、智慧和坚持。

  一、我们走过的路

  我们和自闭症孩子所走过的路在博客里已经讲过很多了,这里重复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当隐约知道孩子有问题时,带他去儿童医院,得到自闭症的答复,后来在中山三院确诊时,换作了阿斯伯格综合症,名称好听一些,不过一样是自闭症的范畴,专家对于预后还是不乐观的,那时孩子不到三岁。

  三至四岁:斗争的主要对手是语言、睡眠、情绪,训练的重点是感统和认知。大人无助、挣扎,孩子茫然、焦躁。

  五至六岁:重点进行注意力培养、问题行为纠治、学习能力培养。大人勤奋、探索,孩子觉醒、进步,一家人都看到了希望。

  六岁到八岁:规则培养,行为纠正,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作业、作业、作业!家长严格、急躁,孩子挣扎、漠然,好在有爱,始终在曲折中前进。

  现在:家长潜意识改变,自我修复;孩子在冲突中进行自我认同修正。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和自信,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二、我们的体会

  一路走来,我们除了参加过一段感统班外,没有进机构参加过训练,所有的康复过程都是自己在家进行,认知、感统、RDI游戏,更多的是在生活和自然中教和学,坚持大量的体育锻炼。参加过少年宫的情商班和游戏班,参加普通班时,与普通孩子在一起有差距,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都大,得不偿失;与特殊孩子们在一起,心情放松,却没有实质提高,最后都不再参加。然后是上学,以令人惊诧的速度适应了课堂环境,却一直不能很好地遵守秩序,学习能力和成绩尚可,却没有融入班级的小社会,三年级了还是孤单的游客。

  不知不觉七年过去了,孩子长到了九岁。如果说我们努力了,的确付出了很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总还感觉差强人意;如果说我们成功了,的确孩子康复得还行,能力很强,但是新问题不断,让人有说不出的困惑和担忧;如果说我们是明智的,的确我们坚持融合教育,把孩子带进了社会,但是又总感觉不太理想,似乎方向还有点偏,还有一点缺陷。

  邹小兵教授常把我们作为家长自救的典型,甚至广州日报也采访了我们,我们是成功的吗?自闭症孩子是我们救回来的吗?好像是我们的努力,但也像是自然的规律,是孩子自己一天天好起来的,我们做的是给他带了一下路。有时,甚至疑惑,我们带的路是不是偏了,孩子是不是本来应该更好的?

  今天,写下这篇文字,想说的就是:如果我们当时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如果我们走对了路,我们的孩子本应该更好。我们做错了很多,如同前面提到的,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点缺陷,就是没有首先把我们自己当父母的能力训练好,没有看到我们和孩子最需要的,那就是内心的力量,爱和理智。

  自闭症孩子越来越大,突显出来大量的心理问题,而我们在带他的这几年里,遭受最多折磨的也是心理问题。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解决心理问题,先消除我们家长自己的心理疾患,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一个安全、乐观的家庭环境。

加入收藏
Tag: 阿斯伯格症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原因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家长想你知道的五件事
下一篇:自闭症家长应改变刻板单一的教育模式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别让孩子吃出“孤独”
  • 我们爱你
  • 开开妈妈教儿心得(42)
  • 学前准备
  • 听力治疗效果纪实
  • 手指益智游戏
  • 妈妈陪读 孤独症娃娃走出孤独世界
  • 孩子坏性格饮食可调节
  • 孩子说谎谁之过
  • 家有自闭儿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