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自闭症孩子的训练融入生活
谈到把对自闭症孩子的训练融入生活,很多家长都叹气,一个字:难。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大都觉得在生活中训练难,这中间有两个误区:一个极端,觉得孩子这些都会。特别是对着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发育通常都缓于他们的正常年龄,所以在家长看来,跟一个八岁的孩子做五岁孩子做的事、说三岁孩子说的话是没有意思的——他都会!另一个极端,觉得孩子还不会,要准备正式地进行训练,一次做个五次十次,直到他会为止,然后才能到生活里去实践。
第一个误区,自闭症孩子会而不用,所以所谓的会都只是纸上谈兵。因为心智发展上的落后,孩子的“会”永远都是落后在他的实际年龄之后的;八岁的孩子做五岁孩子的事、说三岁孩子说的话,家长觉得过于幼稚,却不料,这第一步台阶不迈,后面的两步三步甚至十步又怎么接着走上去呢。
第二个误区,其实倒也怪不得家长。教自闭症孩子需要很多技巧,特别是应时应地的教,对家长的要求就更高。这其中的重点就在于“怎么样设计训练方案”。把一个训练要考虑的因素列出来,每一个训练都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去思考,一旦养成了习惯,训练就会变成比较自然的事情。生活中的训练,要随时发现机会,并熟练掌握方法,这对自闭症家长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自闭症孩子的训练要怎样才能融入生活呢?
在生活里,不要怕孩子不会,尽量多和孩子说话,尽量多让孩子参与。在这个过程里,可以充分地观察到,哪些是孩子已经会的,哪些是不足的,哪些是不会的。遇到孩子不会的,要想一想,在自然环境里怎么教。
生活里,我们能对自闭症孩子做的训练是很多的,要自然的教,孩子才能自然的学,最后才能自然地用,这才是训练的最终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