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之父”蔡春猪谈儿子:他是一个宝藏
人物介绍:蔡朝晖,笔名蔡春猪,1973年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曾做过时尚杂志编辑、时事脱口秀《东方夜谭》策划兼副主持,现从事影视剧编剧。著有《爸爸爱喜禾》、《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2011年初的一天,30多岁的蔡朝晖和妻子在回家的路上轮流大哭,因为两岁的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他意识到自己“胡作非为的日子过去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插科打诨,在博客“犬子在,不远游”和微博“爸爸爱喜禾”中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写儿子的故事,并出版《爸爸爱喜禾》等图书,被誉为“自闭症之父”。
记者曾专访了这位特殊的父亲。
我爱他最初的样子,如果他有变化,我就爱他变化后的样子
记者:喜禾对你的生活的最大改变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接受他就是这样子,他有他不同的精神世界和表达方式?
蔡:我也不知道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本来就是一个没计划、没规划的人,而且逆来顺受惯了,别人看来的改变,在我看来,也许理所当然。我很少埋怨命运的不公,这念头也有过吧,但真的很短暂。你认为老天爷对你不公,老天爷或者还一肚子委屈。人生无常,真是这样的。
没有过不接受他。因为他从出生到现在,没变过,他一直就是这样子。是我们变了,是我们觉得他不一样了。我爱他最初的样子,如果他有变化,我就爱他变化后的样子。
记者:喜禾最让你感动的瞬间是什么?当他无法准确接收和理解你表达的意思,你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特别沮丧?
蔡:你看着他脸庞、眼睛的刹那——我保证,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很多感触,太纯粹了。中国古代很多圣贤,比方庄子,一辈子努力想达到的境界,他们与生俱来。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处就是:其实凡夫俗子的人间也挺好玩的,他们却没有机会去体验了。
父母无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沮丧,普通孩子的父母也有,而且是经常。我偶尔会沮丧,但不会特别沮丧,至少我儿子没有主动地把他的内心关闭,他没有不想跟我交流,只是我们交流的方式上,目前有点问题。
我儿子这样的孩子,其实挺可怜,因为他没有办法、能力让我们了解他的痛苦、困惑、要求。不能揍他,无论什么情况,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知道他是一个宝藏,我珍惜这个宝藏
记者:对于自闭症孩子,很多人了解的是他们天才的一面,大家都希望且相信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极具创造力的,喜禾有没有相关表现?这三年他有哪些成长和变化?
蔡:什么是天才?会画画、会弹琴是天才?把别人画好的画撕成整齐匀称的一条条算不算天才? 天才是个扯淡的东西,被我们世俗化、功利化了。在他们看来,画画和撕纸条没有区别,都是他们的爱好、兴趣。只是因为撕纸卖不了钱出不了名,就成了天才的反面——蠢行。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只是有的能力对世俗社会无用,有的能力他们没有办法展示、呈现。我儿子未必是天才,但他有很多能力,这些能力可能换不了钱,但是他喜欢、热爱。那是他的表达。我的责任是尽可能地去理解他的表达,读懂他的表达。
从两岁诊断为自闭症到现在,三年多过去了,我不说我更懂他了,但我知道他是一个宝藏,我珍惜这个宝藏。
记者:外人对自闭症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偏见和异样的眼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孩子?
蔡:别人如何看我们,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活得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去惹麻烦。而且我坚信,任何人,哪怕关在监狱的人,都有善的一面、通情达理的一面。惹了麻烦,只要你足够真诚,去解释去交流,基本都会得到他人的谅解。如果对方实在不讲道理,你估摸一下打得过他,而且能善后,就揍他一顿。
社会上的人该怎么对待这些孩子?以前我好像知道,现在又不知道了。任何一件唐突的行为后面都有原因。不只是自闭症孩子,我们这一生总有些时期特别难,会做些出格的事,在我们最难的时候,如果能得到一些理解、谅解,多幸福。
体验为人父的幸福感,一个孩子就够了
记者:2011年你发表的博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引起极大反响,信中你说希望喜禾上大学,希望他成家,希望他成为一个普通人。现在对他的期许有变化吗?
蔡:期许没变,但会根据他人生各个阶段、他的能力去调整。是不是能上大学、能成家,这些都是小事情,有条件有能力就上,没有就拉倒。
记者:如果可以生第二胎,你们会不会要第二个孩子?
蔡:目前的想法是不会要第二个孩子。不过说不定明天就变了,想要二胎了,也有可能。目前是没有。体验为人父的幸福感,一个孩子就够了。
我小时候就想,要尽量把自己这一生过得有意思一点
记者:你的文字总给人一种乐观、豁达的感觉,甚至在微博中调侃儿子:“很多方面感觉到,他越来越有2岁小孩的样子了。欣慰。要不要给他过一个两岁生日?”这种生活态度是怎么形成的?你如何从喜禾碎片化的信息里发掘他的可爱之处?
蔡: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经历等,但更主要的还是先天因素,老天爷赐给你的性格、秉性。生活态度没有好坏之分,有的人严肃认真,有的人轻挑轻浮,我属于后者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你喜欢,我也不会变本加厉地去表演——我又不是马戏团的猴子,你不喜欢——那是我的生活,不喜欢你别看。
我喜欢有个性的人、怪一点的人。没有儿子时,我就希望将来我儿子是个有意思的人。只是,他现在太有个性了,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有点扫兴。有个性的人,会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这点,我儿子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记者:在喜禾未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前,你的理想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现在你最享受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蔡:我其实是很随大流的人,大家怎么生活我就怎么生活。只是跟一些人相比,他们追求的未必是我喜欢的。我不喜欢上班不喜欢被束缚,我也不喜欢太有钱(太有钱对我这种缺乏自控又爱冒险的人是灾难,搞不好就去吸毒了),但不能没有钱,能过日子就行。天气好挑本书去湖边看看,或者去草坪睡一觉,我就喜欢这样平平常常的生活,喜欢跟我儿子在一起。以前还有点交际、应酬,有了儿子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拒绝了。有时间,跟儿子厮守在一起,这日子才叫舒服呢。
结束语:“有时间,跟儿子厮守在一起,这日子才叫舒服呢”。多么暖心的一句话,能否让我领悟到什么呢?还真值得思考。(文章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