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奶奶:我要带他回我娘家!
从南南(化名)的家到他奶奶的“娘家”,只有几十里路,但六七年来,他的奶奶却不敢回去,每次过年都会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回家。“自卑,怕人家嘲笑。”说到这里,南南的奶奶声音开始哽咽,泪水不自主地流了下来。
但很快,擦干眼泪的奶奶却又笑了:“今年我一定要带他回去了!”
7月26日上午,接连下了好几天雨的重庆,终于在这一天放了晴。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康复科,我们见到了这样一位孤独症患儿的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孙子这7年来的际遇。
恩宠
——全家重点保护对象
2012年,南南的妈妈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终于在过年前足月生下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就是南南。
出生时,南南有7斤多重,身体健康,如同上天给这一家人的恩宠,家人们都高兴坏了,每天围着南南转,让他成为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从那以后,南南的奶奶便开始和南南的妈妈一起照料他,喂奶、换尿布、洗衣服……虽然很辛苦,一家人却也过得很幸福。
看着南南一天天长大,家人们总想象着他的未来,会不会是个帅小伙,会不会拥有了不起的人生?
煎熬
——那一段无助的时光
本来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但南南2岁多的时候,家里人却发觉他不太对劲——他不爱说话,表达能力差,不喜欢与人对视,也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
而且,南南的兴趣非常狭窄,最喜欢玩的是计算器,“不停地按计算器的键,玩坏了又会哭着要再买一个,前前后后不知道买了多少个计算器了。”南南的奶奶说,除此之外,南南看电视只看广告和天气预报,回家走路只走一条路,其他路说什么也不走。
(康复师对南南做康复训练)
这让南南的父母着了急,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可在当地检查了7个月的时间,各项检查结果显示都是正常的。心理上的折磨让他们感到迷茫而又无助,但一家人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又带着南南去了外地的医院。“可能是孤独症。”多方求医后,医院给出了这样的结果。
这是南南的奶奶第一次听说“孤独症”,什么是孤独症?孤独症能治好吗?我们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奶奶的脑海里。
放弃
——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最终,这些医院的医生为南南开了一些药。
但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家人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效果。“干脆送幼儿园吧!”家人想着,既然药物治疗没有太大效果,是不是去幼儿园多接触一些小朋友或者让幼儿园的老师教一教,能对他有所帮助?
可事实上并没有如他们所愿。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南南依然没有什么改善,不和小朋友玩,也不和老师沟通。
(康复师对南南做康复训练)
“算了吧!放弃了!”南南的奶奶说,几年来,他们找不到哪里可以治疗,也看不到希望,不得已,他们含着泪选择了放弃。可他们不知道,孤独症的治疗时间是越早越好,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在孩子3岁以前,但因为他们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而无奈放弃,已经耽误了这最佳的治疗时间。
即便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南南的奶奶一直有一个“简单的愿望”,不求南南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聪明伶俐,只希望有一天,她能拉着南南的手一起走。
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却成了南南的奶奶“奢望”。南南如同活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不和外界任何人交流,更别提想拉着他的手一起走。
希望
——奢望已经变成现实
就这样过了5年多,今年5月,南南的家人听说,附近有一位小朋友和南南的症状一样,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治疗之后康复得特别好。这让南南一家人已经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
南南的奶奶二话不说,决定带南南前来问诊。
他们找到了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神经与行为发育门诊主任何旭涛,何主任建议给孩子做言语训练、认知训练、感统训练等,结合一定的药物治疗。
从那之后,南南的奶奶每天4点多就起床,天还没亮就带着南南出了家门,从区县来到主城,几乎成了每天第一个来医院做康复训练的。
(南南对康复师说“再见”)
“已经坚持两个多月了,虽然每天往返很辛苦,但看到南南的变化,我觉得很值!”南南的奶奶说,从南南来做康复训练的第一天起,她每天都看到了南南的进步,心里很欣慰。如今的南南,喊他的时候会答应,他也会喊身边的人,会认识卡片纸上的蔬菜水果等物品,也可以自己洗脸、洗脚,再也不玩计算器了,走路不再固定走一条线路,刻板行为明显减少。
在康复室外,我们看到,做完康复训练的南南一直拉着奶奶的手,对身旁的人说“再见”。窗外已经艳阳高照,奶奶的“奢望”如今已变成了现实,期待未来,南南的变化能让奶奶更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