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儿童多动 缘起五因

作者:亦木 更新时间:2005-10-09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儿童多动症,简称ADHD,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却具有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容易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特点的儿童。不论在学校或在家里,多动症儿童都近乎不知疲倦,他们常以跑代步,爱爬梯登高,然后一跃而下。上课时不能安静听课,小动作不断,偶尔还会大声讲话。

  他们智力正常,

只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起来很困难,会把d看成b,把6看成9,甚至分不清左右,写字和画图都不完整。课后常常忘记做功课,即使做了也粗心潦草,错误连篇。他们容易冲动,有时会伤人或破坏东西。据统计,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在3%~5%,以6~9岁儿童居多,10~12岁次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不一样,以我国几个城市近年的调查结果为例,北京5%,上海高达13.4%。男女患病率相差也很大,比例为3~4比1。 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有些患儿在年龄更小时甚至在娘胎里就显得与众不同。医学专家总结了五种可能的多动症病因:

  遗传因素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即患儿的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曾有多动症病史。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吉尔斯医生曾对孪生子进行过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79%,而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遗传因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密切关系。孕期和围产期因素母亲在怀孕时出现毒血症或者分娩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胎儿长大后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毛病。生化因素这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多种化学物质的代谢异常有关。有专家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中枢神经介质儿茶酚胺水平较正常为低,这可能是导致多动症的一个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幼年丧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都可能促成具有遗传因素的儿童发病或加重病情。脑损伤脑外伤或高烧、昏迷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破坏大脑背侧额叶,猴子就会出现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尽量避免上述不良因素,可以减少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多动症不是一种暂时现象,它会对孩子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带其接受治疗。治疗包括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再加适当的药物治疗,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家长要对这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向孩子说明真相,使之对多动症也有一定的了解,并提醒孩子不可将多动症作为任性顽皮的借口。家长还应及时把病情告诉老师,请求校方配合治疗,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老师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能将孩子的多动视为家长管教无方。应加强对患儿的辅导和督促,注意减轻其学业负担。老师可以对他们实行“好朋友”策略,让“好朋友”随时帮助他,这样会有助于患儿减轻病情。老师和家长不要轻易责备或打骂他们,发现优点应及时表扬。

  专家主张对6岁以下的患儿应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对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可酌量给予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是首选药物,目前最常用的是利他林。这种药易吸收,疗效强,患儿用药后小动作减少,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其副作用为食欲不振、恶心和失眠等,但一般不严重。 如果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要加服抗抑郁药, 如去甲丙咪嗪和去甲替林等。 约2/3接受治疗的多动症儿童,长大后不再出现相关的精神症状。

加入收藏
Tag: 多动 儿童
上一篇: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
下一篇:粗粮搭配 ·宝宝健康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开开妈妈教儿心得(60)
  • 食酸性食物与孩子患上孤独症有密切关系
  • 他的眼睛在心里
  • 《一位成人阿斯博格对同类父母们的忠告》
  • 开开妈妈教儿心得(15)
  • 让我欢喜、让我爱
  • 谈自闭症儿童父母与老师的配合(二)
  • 训练光盘限量发行 家长畅言反馈意见
  • ann的个人记事(5)
  • 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五)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