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家长

注意不和谐的音符

作者: 更新时间:2006-08-0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生完老大,生老二。有相当一部分孤独症患儿的家长都已经做了。不管是想要体验一下养育正常孩子的快乐,增加人生阅历;还是想在自己百年之后,患孤独症的孩子仍然有兄弟、姐妹来相伴、关照,家长的心里可以得到一些慰藉,这本来就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安排。

  这个夏天的一个周末,几个孤独症的家长相聚了。碰巧的是这其中有三位家长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第二胎有的是男孩儿,有的是千金。这三个第二胎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十几岁,是中学生了。

  一个家庭当中,既有正常孩子,又有患孤独症的孩子,应该说这种家庭是“特中特”,在家庭中通常要一国两制,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出现矛盾,遇到问题,是平分秋色的解决,还是有侧重的调和,孰重孰轻,家长心中想必自有一杆秤。

  先说说陈先生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十几岁在培智学校读书,老二是个小妹妹,只有三岁,由于年龄的差距,两个孩子玩不到一起去。妹妹年幼,还不能完全理解孤独症是怎么回事,对哥哥的举动有些好奇。经常告诉哥哥,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许动,看样子比父母的管教还要严格。

  燕女士的两孩子都是男孩儿,大孩子在培智学校读四、五年级,每天由保姆接送。老二有四岁,他不喜欢哥哥。那天因为哥哥掐他,他伤心委屈地哭起来,对保姆说:“你把哥哥带走,带到你们家去,我不喜欢他。”哥哥掐他,可能是喜欢他,想与他交往,但方式不对。也可能是忌妒他,或者讨厌他。但是不管怎么样,看上去他们俩兄弟并不是互相吸引,而是互相在排斥。

  如果我是妈妈,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先批评老大呢,还是先安慰老二,不知道怎样去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说老大不懂事那的确是属实,说老二不懂事也丝毫不夸张,因为弟弟只有四岁。看来“特中特”家庭的家长,的确不好胜任。

  第三个要说的是于先生,他的大儿子培智学校毕业,现已经21岁,是个高功能孤独症患者,会帮助家里做饭,语言表达十分流畅。妹妹十几岁,是个中学生。从老于那里,我了解到这兄妹俩在生活中时常出现问题,妹妹以有患孤独症的哥哥为耻,非常不高兴哥哥接听她同学打来的电话。据老于讲:有一次,妹妹让哥哥帮她买冰棍,冰棍买回来,她自己大吃起来。老于奇怪地问:“为什么不给哥哥吃?”妹妹振振有辞地说:“我已经给了五毛钱跑腿费了。”在她眼里钱是可以替代情感的。

  还有一次,妹妹让哥哥给她洗个苹果,老实善良的哥哥,不但洗好苹果,还把苹果皮削好,送到妹妹手上,可她一口也没有给哥哥吃。不但如此,甚至于洗脚水也让哥哥替她倒。没有善意地帮助哥哥,反而倒让哥哥多次为她服务。在她看来哥哥的憨厚老实就是傻,傻人好指使好欺负。从老于的言语中,我感到了一个父亲的气愤与无奈,甚至还加有一种隐痛之中的失望。

  出现上述的这些情况,不得不想到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在的应试教育,学生除了读书就是考试,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分数,学生、家长为了上名校也在费尽心机抓分数,但是相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尽管“八荣八耻”也在那里宣传,但是有一些学习是在走形式。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分数固然重要,专业成绩也十分重要,无论从家庭的角度、学校的角度、乃至国家的角度,培养出来的人都应该是德才兼并的人。不管将来是博士也好,是硕士也好,学历不能完全代表能力,更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格,即使是名校毕业也只能是你人生经历的一个小小的阶段。真正走入社会,最重要的是一个做人的道德和品质,起决定因素的更是你的面对挫折、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素质教育、品格教育应该是每个“正常”孩子从小就抓起的事情。家长如果忽视了抓晚了,很可能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关心患孤独症的人,少了一个讲手足之情的人。原本和谐的家庭,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希望相关的家长能注意这个问题。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家道和谐
下一篇:孩子命运的关键是家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做游戏开发脑潜能
  • 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 弟弟失母爱不幸患上自闭症 哥哥读研攻“心理”
  • 从小培养身残志坚
  • 中美母亲聚集广州挑战自闭症
  • 如果你有2个或以上的小孩,而其中一个患有孤独症,必读!
  • 妈妈的心VS宝宝的心
  • 孩子命运的关键是家长
  • 垫脚尖与自闭症
  • ann的个人记事(8)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