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不能实际运用语言的孩子
首先,他们的困难是:懂得说一些简单句子,但未能主动运用这些句子来沟通;鹦鹉学舌式说话,自言自语;缺乏适当的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
由于每个缺乏沟通的孩子具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没有划一的因由。因此,以下的训练方法,只属于一般以语言的用途为目的的训练,协助孩子了解说话的用途,而并非治疗任何导致孩子缺乏沟通动机的心态。
其次。训练方法:
1、制造机会:
收藏物件。将孩子常常用或玩的物件、玩具收藏起来,让他有找不到的时刻,然后提示他向你索取,或请你替他寻找。
保留用具。将孩子所需要使用完成莫一活动(如吃饭、做手工)的用具保留至孩子提出要求为止。
挑起不满:故意做一些孩子不喜欢的事,提示他用语言表示不满才停止。
反常事件:故意做反常情形(如给他一只断了的铅笔,用尺子写字),当孩子发觉时,便提示他指出事件之反常情况。
2、不沟通不能达到目的。
当孩子自己取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用发脾气来表示不满时,可以先加以制止,然后提示他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3、奖励。
自然效果:孩子在提示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得到他所要求的东西,这就是奖励之一了。
口头或以身体语言的赞赏(“真棒!”“好!”微笑,拍手)
4、给予示范。
可以班中沟通能力好的同学做示范,在孩子面前示范怎样运用,孩子注意示范孩子的表现。
5、目光接触。
注意孩子在沟通时要与对方有适当的目光接触。可提示“看着我”,或用手轻轻地把头朝向自己。
6、“提示”要循序渐减。
起初孩子不会主动在那些制造出来的情况下主动用语言沟通,可能只可以即时模仿要说的话(如:我要笔,帮我),但应逐渐减少“提示”,直至他能在无提示下自发地在该情况中主动沟通。
顺序如下:
1)直接模仿老师、成人
2)模仿同学(同一活动)
3)语言上的提示
4)动作上的提示
5)眼神上的提示或只等候回应
6)自发行为(没有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