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孤独症儿童的口语技能发展
正常儿童在一岁左右就开始咿呀学语,正常儿童本身就有一种自我对外界学习与模仿的能力;而孤独症孩子由于种种的障碍而使得他们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又称他们为特殊群体。究其原因,世界各地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目前来看是完全可以通过干预训练来最大化的改善这类孩子与正常儿童之间的距离,逐步接近正常发展的轨道。语言是干预训练的中心点,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不会使用语言而想使孤独症儿童步入正常是天方夜谭的说法!
一、根据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自闭症的产生可能与脑的不同区域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有关。
美国全国健康研究所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的人在完成问题解决任务时,负责复杂分析的脑的各个部位的协作要比其他人弱。自闭症患者脑部的这些高级中心的相互联系,与它们在解剖学上的连接厚度直接相关。同一个研究团队在另一个研究中发现,自闭症患者在完成与语言相关的任务时,一般情况下与视觉任务相联系的脑部区域也表现出活跃状态,这为自闭症患者普遍使用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的成见提供了证据。“这些发现为一个新的理论提供了支持,即认为自闭症是因脑的不同部位缺乏相互联系造成的。”美国全国健康研究所儿童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安妮•亚历山大说,“这些研究将为今后通过加强脑的各部分联系来改进自闭症的治疗提供基础。”自闭症患者通常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常描述自闭症患者往往在细节方面有过人的能力,但却难以理解完整的图画。例如,自闭症孩子可以成为单词拼写冠军,但要理解一句话或一个故事却有困难这两项研究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与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共同完成的。他们在早些时候描述了一群自闭症患者用通常用于处理图形的脑区域来记忆单词表的字母。 第一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脑皮层》期刊的网站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来观察自闭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脑部。所有参与者都要完成“伦敦塔”测试,它要求参与者把3个球分别移动到3个排列在一起的容器中。“伦敦塔”通常用来检测前额叶皮层的机能。前额叶皮层位于人脑的正前部的上方,负责处理问题解决与战略规划。前额叶皮层是人脑的执行中枢,人的决策、判断以及冲动控制等都发生在这个部位。前额叶皮层稍微靠后的部位是顶部皮层,控制着高级视觉思维与视觉成像,为问题解决的视觉部分提供支持。前额叶皮层与顶部皮层在完成“伦敦塔”测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人组,当他们在完成“伦敦塔”任务时,前额叶皮层与顶部皮层的活动趋于同步进行(同时增强或减弱各自的活动),这意味着脑的这两个区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但在自闭症组,前额叶皮层与顶部皮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同步性比较差。研究人员还得到了另一个发现,即找到了这两个区域间同步性差与某些神经“链”或连接脑部各区域的白色物质纤维管道的性能之间的关系。由纤维组成的白色物质连接着脑的各区域。最大的白色物质管道是胼胝体,它的存在使脑的两大半球的相互联系成为可能。“自闭症患者的胼胝体要小一些,这意味着自闭症患者的脑区域联系受到了损害。”加斯特博士说。从本质上讲,自闭症患者前额叶皮层与顶部皮层两区域之间的同步性,与他们胼胝体的大小有关。胼胝体越小,这两个区域的同步性就越差。而正常人的胼胝体大小与这两个区域的同步性没有关系。“这个发现提供证据证明,自闭症是一种牵涉到生物连接与脑部各区域协调的机能紊乱。”加斯特博士说。但是,脑部各区域之间连接的厚度或宽度并不是紊乱的基本原因,尽管自闭症患者前额叶皮层的神经连接有减损,但左右脑半球之内的某些区域之间却有着较厚的连接。“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说自闭症是脑部的非正常神经与信息连接带来的失调,但我们还不能解释这一异常的本质。” 第二个研究发表在《脑》期刊的网站上,研究者考察了脑部涉及语言的区域与处理图像的区域之间的互动程度。此前的研究和事例显示,自闭症患者要比普通人更加依赖脑的视觉和空间区域。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自闭症患者与正常人在对语句做正误判断时脑部的机能,这些供判断的语句有的画面感很强,有的则很弱。“加减乘除都是数学技能”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画面感较弱的语句。而“数字8旋转90度就像一幅眼镜”这个句子就是画面感很强的语句,它首先会激活负责语言的左脑前额叶区域,然后激活处理视觉与图像的顶部皮层。正如研究者所期望的,正常人的视觉区域仅仅在处理画面感强的语句时才被激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自闭症脑部的视觉中心在处理两种语句时都被激活。 加斯特博士解释说,自闭症患者对视觉化思维的严重依赖也许是对前额叶区域机能减损的弥补。第二项研究还证实了第一项研究的结果,即自闭症患者的前额叶皮层与顶部皮层之间的同步性比较欠缺,且二者的协作程度与胼胝体的大小有关系。加斯特博士与同事们正在对自闭症患者脑部区域连接异常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口语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可以起到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的作用。人离不开语言,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彼此得到了沟通,使思想得到了传播、使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使文化得到了传承。
三、孤独症儿童口语障碍的特点 语言发展延缓、停滞、终身无语:孤独症儿童语音、语言的萌发比正常儿童晚很多,非口语沟通行为如点头摇头食指指示等形式的表达也很少,很大一部分儿童没有说话能力。语音、语法及语义均有异常现象: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发音准确咬字清晰上有困难,同时错误语音的消失过程比正常儿童长得多,存在着声调异常缺乏情感的表达及机械重复鹦鹉学舌的表现,对副词连词代名词及较为复杂抽象的语言理解和表达存在巨大障碍。语用技能严重缺陷:喋喋不休重复语多的刻板语言,不懂得开始和终止谈话对保持谈话存在巨大缺陷,不会表达对某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内心感受。
四、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四要素。把握时机:2—3岁是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期,也是幼儿期非正规语言训练的延续,此时期注重语言训练,能使之掌握较多的生活语言,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其想像能力和理解能力;4—5岁则是书面语言训练的最佳期。此时期的儿童已基本能用口头语言,表达时更富有情感;4—10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此时期已基本掌握汉语,儿童的学习欲望更为强烈,但又没有完全被汉语所控制。此时的接受力和记忆力较为统一,通过汉语和外语的交叉训练,易获得最佳效果。提供机会:无论何种语言训练,都必须让儿童有参与交谈和表达的机会才行。在训练中,应让其参与社交交谈和欣赏影视、听广播等活动。这样,可以从多种情趣中扩展其思维和模仿语言的能力。光靠家长讲故事的训练法,往往会使聪明的孩子逐渐产生失真感和厌倦情绪,令其语言表达质量下降。寓教于乐:儿童具有烂漫无邪的天性,进行语言训练时的方式和内容应时常更新。训练方式可在游戏中进行,而游戏方式则可不断变更,以感性认识促进语言训练的效果。训练的内容不宜只选熟悉的、呆滞古板和单调的。事实上,家长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往往是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当然,在观看影视之后和他们一起背诵剧中哲理性语言,以及即兴表演其中某些欢乐或幽默片断,更易为儿童所接受,也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持之以恒:对儿童的语言训练是长期而复杂的事情。训练的持续性,既可巩固往日所学,更可让新的语言矫正往日的失误,以及填补以往的语言空白。如果不持之以恒,就可能前功尽弃。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这两个关键时期,更应注意这一点。那种以为大功告成而把语言训练全部寄托于教师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五、孤独症儿童怎样掌握口语 没有口语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语言前期的相关训练如注视人、听简单指令、培养交往的愿望及使用手势,发音训练如呼吸、舌部、口部、鼻音、嗓音、四声训练,语言训练如理解性语言的培养、积累基本词汇、表达性语言的培养这几方面着手进行。对理解能力差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训练儿童听懂别人的话,培养理解性语言及建立正确的概念,帮助孤独症儿童发展功能性语言,和对刻板重复语言的矫正这几部分来切入。而对有较高语言水平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从:着重语音的培养,增加词汇数量扩大词类范围,完善和发展句子的结构,语用技能的训练这几大方向帮助孩子完善语言的发展。
六、口语对孤独症儿童的帮助 当孤独症的孩子掌握到一定的口语时,就会试着用语言来表达想法而不再一味的大发脾气、情绪波动大;同时不再刻板的转牛角尖,当掌握了一定的口语时也就意味着理解了一定的词汇对外界有了认知,逐渐理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对道理渐渐的明白起来;组织语言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从一个不能自立的人逐渐走向自理、自立! 语言这个中心环节,影响着孩子各个领域的发展。语言发展好了,孩子的其他领域也会同时随之改善。重点是在我们要将孤独症孩子在专业人士的干预训练下发展出的语言学以致用,与生活结合运用在生活中,才能达到自然的消化,才能把语言当做交往的习惯!做一个不孤独的普通社会人!
七、运动治疗是利用个体的功能、配合运动,以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达到康复目的,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语言发展。按揉:以手或脚做单推、按压、揉捏、拍击以达到皮、肌、关节、骨等病症改善。牵引:动作需要局部协助,给以牵动身体、翻动身体。徒手运动:做操、田径运动、垫上运动。机械运动:球类运动、攀爬运动、滑板运动。运动治疗原则:运动量不要过大,不要使其感到劳累。运动流程要顺畅。反复多次短时间运动比一次长时间的运动效果好。个体由被动遵守进入主动状态。运动类型:放松运动:消除肌肉疲劳,减低肌张力,松弛精神张力,稳定情绪。、呼吸运动: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建立良好呼吸模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伸展运动:解除关节、肌肉痉挛,增加体液回流,改善循环,延展肌肉韧带组织。肌力运动:增强肌肉收缩的感觉,自主控制能力及瞬发力。耐力运动:增加肌肉耐久力,心肺功能、热量消耗及个体意志力(快走、慢跑、舞蹈、体操、球类运动)技巧运动:平衡、协调、敏捷运动。(平衡板坐立,跪立、站立训练、垫上翻滚、爬行、跳跃,滚、拍、投、接球训练,丢掷沙包训练,积木、串珠训练、夹豆训练)机能运动:坐立、站立训练、头颈控制训练、垫上移动训练(翻滚、移动、爬行、步行) 运动疗法步骤:测试:体重、心肺功能、柔软度、关节活动度、肌力、肌瞬发力、持久力、平衡感、本体感、敏锐度、协调度、反射反应。改善具行为特征的项目——情绪、神经感应、运动、肌肉、关节、骨骼、皮肤、软组织、心肺功能。 定治疗目标——安定情绪、伸展组织、增加活动度、肌力、耐力、协调、平衡功能(肌力、耐力、技巧、机能)定原则,运动量,运动类型及运动训练时间。大运动的锻炼都极大的促进口语的发展!
参考文献: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吴海生、蔡来周《实用语言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朱曼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 张俊芝《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大纲》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