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送宝:如何科学引导孤独症孩子开口说话?
语言障碍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最为明显的障碍之一,因此使得家长格外的重视患儿的语言训练,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引导孩子发音呢?
(1)增加语言刺激:即多跟孩子说话。很多家长在孩子3-4岁前后急迫地要求孩子说话,但由于结果与期望值相差太远,于是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认为孩子反正也是听不懂、说不出,就不再对孩子多说了。殊不知,此时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又一关键时期。孤独症儿童由于其自身的发育障碍,本来需要比正常儿童更多的刺激,如果减少与孩子说话的练习,就会使他失去了语言发育的条件和机会。
(2)运用正确的刺激方式:多跟孩子说话,并不意味着要喋喋不休,而是要根据孩子现有的语言水平,把握“精确、提高”的原则。“精确”就是要使说出的语言在孩子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如果孩子只能听懂2-3个字的词语,对他说的语句就不要过长。
(3)诱说:等待孩子主动说出他该说的话。训练开始时多使用“代说”的方法,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一点上,会造成孩子对他人的依赖。因此,要逐步减少代说,先给孩子时间,但是等待时间不要超过5秒钟。在孩子仍不能说出的情况下,再替他说出来,但代替的程度要逐渐减弱。
自闭症的孩子不会说话,这是他们给我们的第一感觉。的确,大部分的自闭症都没有语言,即使有了语言,但仍旧不知道如何使用语言,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的语言!
1、按摩腹肌: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很紧张,肚子很硬。而按摩能给与刺激,使腹部变得柔软,对气息的运用有作用。
2、逗孩子笑,和他玩,让他发出声音。
3、大动作模仿,如:拍手、举手、伸手、跺脚、踏步等。
4、小动作模仿,如:钩手指、搭手指、手指对捏、指五官、指身体部位等。如孩子不模仿,训练者可握着孩子的手完成这些动作。
5、对视练习,追视练习:对视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不会主动对视,当他不注意训练者的目光时,训练者可以主动追视他的目光,重新吸引他的注意力,把他的目光找回来。
6、口型模仿,如:抿嘴、噘嘴、吹气、吸气、打“哇哇” 发“啊”的音 叫名字答“哎”。
7、有节奏的拍手唱歌,说儿歌做游戏。
8、在语言训练中,如果儿童有一点点的模仿一事都要及时强化。
生活中多结合孩子兴趣点,给孩子更多的语言刺激,引导孩子发音,激发孩子主动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