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言训练老师与家长分享的经验之谈,很实用
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较为欠缺,针对不同的患儿所采取的训练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下面,分享一下我平时的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自闭症儿童的单音节训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自闭症儿童单音的训练,要多以生活情景,生活常识内容为主,让自闭症儿童尽量在学习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一下举三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1、如模仿“喝”、“吃”,在自闭症孩子模仿同时,一定要辅以水杯及水或吃的食物,然后边吃边做口型模仿加动作并提示。一旦孩子对简单的指令听懂并且理解了,而且有发音的欲望,可跟随模仿时,家长可以将孩子已掌握的感性认识内容过渡到图片的抽象理解上。
2、如拿着喝水、吃饭的图片来问孩子,让其选择哪张是喝,哪张是吃,并让其模仿“喝”和“吃”的口形及动作。
3、如用手指着图片上的公鸡,来问孩子大公鸡怎么样叫?和孩子一起发出“喔---喔---”“o”的叫声,可以配以录音磁带及童谣“大公鸡喔喔叫,天天叫我早早起”,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跟随大人的口形及动作模仿。以后再去模仿小猫“瞄--瞄--瞄”,小羊“咩--咩--咩”,小狗“汪--汪--汪”的叫声。
起初训练口型模仿,最好先选定几个好发的音节,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一天之中尽量多重复多强化,从开始的偶尔发声,到频率的不断增多,再到最后的渐渐巩固,可以脱口而出。这中间的过程,往往孩子进步很慢,发出一个音后,要沉默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新音节的出现,但只要坚持,相信一定会成功。
二、针对无语言孤独症儿童的口型和发音训练
让自闭症孩子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可能会比较困难,因此让自闭症孩子由嘴部动作和一些身体大动作模仿能力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会比较容易。
1、对年龄偏小的无语孤独症幼儿,重在自然环境中的发音模仿训练
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一些玩具,而这些玩具能发出声音。训练者反复强调某个声音,促使自闭症儿童模仿发音。如:与自闭症儿童一起玩打靶游戏,训练者抠动扳机,同时发出“啪”,“啪啪”声音,协助儿童作“打靶”动作。
游戏进行两周后儿童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现象,自玩手枪时发出“啪”音,紧接着出现少量的单音、叠音、双音模仿现象。如:玩汽车时模仿发出“嘟嘟”音,玩花生玩具时模仿发出“花生”音。一个月后开始大量仿说双音词、少量三音词。
2、年龄偏大的患儿,前期训练任务重在口型模仿训练。
让自闭症儿童与训练者面对面坐着,在确保儿童看着训练者时,训练者用夸大的动作示范发某个单音的口型,让孩子模仿。
儿童模仿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可用手或小棍、木片等之类的物件作辅具协助儿童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训练发“阿姨”的口型,一儿童始终不能把“阿”和“姨”的口型连起来。我就用辅具,当孩子做出“阿”的口型时迅速将辅具放入孩子口中,儿童会条件反射地去咬住小棍,模仿发出近似于“姨”的音,随后拆去辅具,儿童独立发出“阿姨”音。
开始儿童可能只有口型模仿,然后就可能同时出现声音,最后可能出现必须看着他人口型才能模仿发出单音、单词、短句。无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到第三阶段,已很不错了,但是要把儿童的模仿性语言发展到有意义的语言,即正确地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语表达。
让自闭症儿童逐渐练习发声到学会说话,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通过时间的积累,孩子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