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好学最有用的语言训练攻略
自闭症儿童属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语言障碍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也是众多儿童就诊的主要因素,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其实在婴儿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语言落后的现象,这些儿童到了某个时期该发出哪些音的未能表现出来,再通过语言能力的测评,其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在理解、表达、操作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同龄儿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迟缓、无语、器官运用能力差等症状,其具体语言障碍类型有以下几种:
1、无语:这类儿童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对简单单词、指令、呼叫等均无反应,对语言符号对应事物关系不能建立,未有任何符号形式表达的;另一类为能理解简单单词、指令,且对呼叫有反应,对语言符号对应事物关系能建立一定关系,未有任何符号形式表达。但无语儿童听力均属正常。
2、鹦鹉学舌:这类儿童表现为立即仿说和延宕仿说两种,这两种仿说表达形式多数为不具有沟通意图。
3、音调、音量异常:说话音调和音量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朗读文章或与人交流没有抑扬顿挫,在不同的情境中不能正确使用不同的音量。
4、代名词使用错误:对“你”、“我”、“他”等代名词分不清,使用混淆,如儿童自己要吃饭时,他会说“你要吃饭”。
5、对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所指示的内容不理解,不懂得语言其真正的含义。
6、不会使用问句,不理解因果关系,语法结构不理解。
7、不会正确使用各发音器官,发音错误或根本听不清所说的内容。
8、交流态度不良,不能注意他人的动作,视觉交流时间短,不能与他人对应活动,不能建立提问与应答关系。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类型,分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项训练,主要以以下几点为主要指导方针进行训练:
1、初期语言评估:对每个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能力的测评,初步掌握儿童对语言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水平和交流水平,了解儿童的理解是处于单词理解,还是处于句子的理解,表达是否建立一定的表达形式,是否有特征性的语言等,作为训练的指导方向。
2、设定近期和长期的训练目标: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掌握儿童的语言特点后,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设定适当的训练目标,如儿童能模仿口型,未能发出声音,那么近期首先要让儿童能发出声音,远期则要以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为目标,并进行家庭训练的指导。
3、训练原则:以儿童语言发育达到的阶段为基础进行同一阶段的横向扩展,然后纵向提升,训练时,以言语听理解为主。训练过程中以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选取合适的训练教具,教具要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出现频率较高的为主。
4、抓特点教学:每个儿童的特点都不同,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儿童的特点,以儿童的兴趣点为基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目标性,如一个儿童不会发音,只会唱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喜欢唱歌),这时训练者则以唱歌为训练媒介,同时设立“喔”音为目标音,如以“开火车”歌为训练媒介,唱到“喔”时,则稍作停顿,引导儿童发“喔”音。
5、语言训练具体方法
(1)交流训练:加强目光对视,改善交流态度。a.可利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活动、逗笑等活动促进目光接触。b.互相交换原来所持有的物品,或交换原来所处的位置,这样做也就是改变发出信号者和接受信号者的地位,并让孩子学会表达:请给我、我们换一个等等。c.在做交换游戏时,发出信号者可以利用身体或言语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如:要求他人传递狗的玩具时,可以发出“汪汪汪”的声音,来表明自己需要的物品,以便增强理解。d. 训练过程中经常与儿童的目光平视,发出简单扼要的指令,如“请看着我”“请坐下”等,让儿童熟悉指令,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以提问─回答、服从指令、向他人表达意愿的交流训练。
(2)器官练习:让儿童练习唇、舌部操,唇的练习主要以拢唇、噘嘴、砸唇、呲牙练习,舌部操的练习应以舌的收缩、舔左右嘴唇及舔上下嘴唇,并学习弹舌,同时还应注重儿童的呼吸练习,让儿童学习吹纸条、口哨、蜡烛等。
(3)身体接触法:多以触摸儿童的身体、拥抱、击掌、气流感觉、喉部振擅感觉、搔痒等方法,引导儿童发出各种声音,让儿童对声音产生一定的兴趣。
(4)语言的理解训练:此项首先要用各种方法和教具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先从日常生活中常用语言符号开始,通过图片(或实物)、手势符号和言语符号相结合,学习如“洗脸、抱抱、喝水、睡觉”等日常用语的理解和模仿。循序渐进的逐渐导入更多的词汇,多以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的开始,并加强词汇的扩展,强化空间方位词、大小、多少等词汇的理解,能理解物品的功用等。当儿童的词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让儿童理解两步指令,如:去哪里干什么?等,两词句式能理解,如“大的某某?我要某某?妈妈吃”等供儿童选择与学习类似句式,逐渐向完整句式的理解过渡。
(5)表达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手势语言进行表达训练(如食指指物等),逐渐导入言语表达训练,同时建立有意义音的表达,起初由已有的单音开始,同时可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训练过程中还注重儿童对语言符号能进行有意义的表达,并注重主动、流利的交流表达,能正确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开始需从事物名词开始引入,动词、形容词要按照接受信号的情况而定。过程中也可渗透叠词的应用,视儿童对语言的使用情况,可结合训练员的提问方式进行单词表达,或逐步向两词句表达,如:“妈妈吃”,“洗香蕉”等,直至更高级的句式表达。当儿童的表达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培养儿童主动表达和询问表达能力的发展。
(6)语法训练:通过图片、文字加声音的结合,让儿童掌握语序,理解主语与谓语及宾语的关系,重点让儿童理解主语必须是处于句首,当儿童能理解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向被动句态的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