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康复 > 社会交往

详解“惩罚”对于自闭症孩子为什么没用

作者:乾爱 更新时间:2017-07-1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有时,人们会为某种行为设置一个惩罚性的后果,以降低该行为发生的频率。
  学习的方式之一就是从后果中学习。
  假如你把车停在露天,却忘记把车窗摇上去,一旦下雨,那么湿乎乎的车座就是一个必然的后果。
  有时,管理者会为了抑制被管理者的某些不良行为而设置某种后果。
  例如,一个母亲或照料者可以规定,如果孩子在公园里打了别人,那么他在之后的两周不许去公园。
  用后果抑制不良行为的管理方式对于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所以它在教孩子们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方面很成功——教他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物品等等负责。
  然而,这种后果教育对自闭症人来说却效果不佳。
  大脑的功能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938257618/0
  自闭症孩子大脑有很多不同
  用后果教育来抑制未来的行为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被管理者具备一个典型的大脑。
  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自闭症人常会在公园里打别人,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由于他非常喜欢去公园,那么两周都不能去公园这个后果就会使他将来在公园里不再打人或者较少打人。
  要让这样的后果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涉及到的大脑功能极其复杂,并有赖于大脑各区域互相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来说,至少大脑要能够顺利地执行以下几项任务,打人行为才可能被后果教育矫正:
  明白打人不对
  确实喜欢去公园
  明白打了人就意味着两周都不可以去公园
  对两周的禁令不开心,希望还能去公园
  不开心情绪足够强烈,使他有抑制打人行为的愿望
  于是开始学习替代行为,避免打人
  有实施替代行为所需的能力
  下次在公园又要打人时,他的大脑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将上述各点连接,瞬间将大脑多个区域的信息整合,使他领悟到不能打,于是,行为改变了。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能够完成上述一切的大脑,而自闭症人没有。
  自闭症人的大脑一般不能做到最后那一条。
  请注意,自闭症意味着大脑的各个区域之间连接不良,信息整合非常困难,而这正是使后果教育产生效果必不可少的一环。
  自闭症人的表现常常令人困惑也就在于此。
  自闭症人打人之后,在情绪平稳的情况下,他会给你讲事情的经过,说自己错了,下次不这样干了。
  而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形,打人的行为却再次发生。打完之后,自闭症人一般都会懊悔,知道错了,明白后果,承诺下次不再重犯,还能背出一连串替代行为。可是,下次他还是会打。
  
  惩罚并没有用
  如此重复,一遍又一遍。。。。。。
  无论你多少次用不许去公园作为后果,也无法让他做到不打人。
  很多人常常以为,也许这个后果还不够严重,所以他们敢于违抗。
  我曾目睹这样的惩罚很快失控,不论使用多严厉的后果,也不论自闭症人能多流利地解释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它还是无法带来人们所期望的变化。
  在经过了一个惩罚不断加重的时期之后,家长、老师和照料者开始责备自闭症人,认为他是明知故犯,有个性缺陷,比如偏执,恶毒。显然,这样发展下去对谁都有害无益,包括自闭症人。
  如何得到不同的结果
  只要人们能理解一点,即自闭症大脑基本上不可能做到上面所列的最后一条——不是因为自闭症人有意的选择,而是他们的大脑功能就是如此——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应该停止使用后果教育来纠正行为了。但是,打人的行为还是要纠正的。
  怎么办?
  以下是我的几条建议,它们对我所帮助过的所有年龄段的自闭症人都有效果:
  1. 升级性行为
  如果要纠正的是一种逐步升级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预测它什么时候出现,你能看到它在逐步积累,那就可以在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着手干预,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因为到那时,这个行为已经不可避免。
  升级性行为的特点是,在行为出现之前的那一刻,“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生理机制开始起作用。
  这时这个人完全被生物本能所控制,感到自己受到了致命的威胁,尽管在别人眼里是完全无害的区区小事。在这个时候干预,就会失败。成功的干预是在开始阶段。
  2. 非升级性行为
  如果该行为不是升级性的,那么回顾一下自闭症个体是因为哪些困难而获得诊断的,可以从这些问题着手——比如沟通,社交,某种强烈的兴趣,感官过载。根据这个思路,以下是我自己帮助自闭症人在社会生活中防止不良行为所用的一些办法。
  A. 提前作出计划安排
  事先知道事情的安排对我们大多数自闭症人来说很重要。
  虽然我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
  极少有自闭症人能跟得上别人口头表述的一连串的计划安排。有的人需要一个文字清单。有的人则需要图片的辅助。所有自闭症人,无论能力高低,都毫无例外地需要事先知道计划是什么,他们不喜欢应付太多让他们毫无思想准备的事情。
  B. 少说话
  当自闭症人在感官、社交或情绪方面过载时,他们处理语言输入的能力就会下降。
  一般地说,照料人都会说很多话来“帮助”他们。在气氛紧张的时候,这样做其实适得其反。
  C. 换一种交流方式
  在精神高度紧张或过载的情况下,换一种方式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对语言能力很强的自闭症人来说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我帮助过的一个自闭症人有一个挂有几个小图片的钥匙链,这些图片分别是一辆汽车,一袋花生米(他最爱吃的零食),他家的房子和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
  每当他在外面忍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钥匙链交到他手上。
  提供钥匙链就是一个非语言的传递撤退计划的方式。
  D. 正面强化
  在上例中,钥匙链上的图片表明了要做的事情的顺序,还包含了两个强化物。
  第一个图片是汽车。
  第二个图片是一包花生米,而这包花生米是放在汽车的杂物箱里的。
  第三个图片是他家的房子,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第四个图片)是他回家之后就可以玩的。
  这样,正强化就可以帮助他在需要时离开公园,避免出现打人的行为。
  E. 设计并演练撤退方案
  使用事先约好的信号或图片,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就离开造成紧张情绪或问题行为的场合。
  在上述例子中,有小图片的钥匙链就是我们的撤退方案。
  为了演练这个撤退方案,我们专门去了那个公园三次,每次都是不同的缘由。
  演练了撤退方案之后,包括在回家的车里吃花生米以及回到家后玩电脑游戏,我们再重回公园呆一个小时——这是我们正常的停留时间。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在公园里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很重要。
  F. 解释社会性情景
  如果在外面发生了不愉快的事请,最好在自闭症人情绪平定下来之后,把这件事给他捋一遍,让他对其中的社会性含义有所理解。
  大多数自闭症人对事情的理解都过于字面化和具体化。而人与人的互动通常都不能字面化具体化地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自闭症人对社交信息的理解总是与常人不同。
  但我发现,如果用一组简笔卡通小人来画出一个社交场景,搞清楚自闭症人自己对这个情景是怎么理解的,然后在空白处画一些思维图框,把别人是怎么想的写在图框里,对自闭症人会很有帮助。
  有时,其他人的想法让自闭症人感到很奇怪,他们那过于字面和实体思维的大脑会认为这些想法毫无道理。然而,一个社会的社交规则和行为规范正是基于这种多数人的思维模式而建立的。把事情解释给自闭症人听,对他们是有益的。加入我们,开启重塑自我的公益人生。
    
 
加入收藏
上一篇:学会这些技巧,孩子社交能力想不提高都难
下一篇:自闭症遭遇青春期,他们该如何面对异性?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老师教您激发自闭症孩子的沟通交往意识
  • 三大方法帮您提高自闭症患儿的社交能力
  • 让自闭症儿童展示自己的游戏——客人来了
  •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 特殊儿童亲子互动游戏
  • 环境或人际焦虑下孤独症儿童社交反应对诊断影响
  • 音乐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
  • 该不该强迫自闭症孩子社交?星爸星妈该如何做?
  • 如何教导自闭症儿童人际互动
  • 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之我见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