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独手商人和九个“希望儿童”
深圳第一个非户籍的“十大杰出青年”毛卫平说:一个人是否残疾,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心灵
独手商人和九个“希望儿童”
■本报记者黄娜通讯员张建文
深圳市第一个非户籍的“十大杰出青年”、杰出的一只手残疾商人、伟大革命烈士毛简青的孙子毛卫平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色彩,但是让记者深受感动的,却是他原本需要帮助的生活,却充满着阳光和关爱,他和妻子共同资助的9个希望工程孩子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正在计划出资修建家乡希望小学的那份赤子之心。
1
探索爷爷的人生价值
“我这一生不可能超过爷爷,但是骨子里流动的却是同样的血液。1921年爷爷家里是湖南省的首富,他在黄埔军校的工资是300块大洋,但是他的党费却是280块,只有20块是用做家庭生活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爷爷会有这样的奉献精神,他为什么能够如此超越自我,最终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革命呢?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成就他对社会的这种博爱呢?我要学习,要做事情。”毛卫平这样对记者说。
毛卫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简青的孙子。1921年毛简青带着全部家当投奔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41岁的毛简青牺牲于洪湖。
在幼年时期,毛卫平就从乡亲们的口中听说了祖父毛简青的许多故事。少年时代的毛卫平渴望自己能够像祖父一样成为一名将军。由于家境贫寒,15岁的毛卫平不得不高中毕业就离家四处做工。用心良苦的父亲为教儿日后能吃下千般苦,临行前让他跟着掏粪农民帮工去拉了两天大粪。
毛卫平最初是在矿山当“点炮手”兼开机车,每天踩着喳喳作响的“狗牙冰”去上工,给开山炸药的火线导火,炮声震落后先行上前“拓进排险”。因为年纪小、身体灵活、脑子快,15岁的毛卫平净干危险的活。
一次在炮声响过后毛卫平进山拓进排险,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正好砸在脑后,毛卫平从后背到脚长长蹭了一道红印,虽破了皮,但庆幸人没成肉饼。
不久,年少的毛卫平又在另一次任务中被飞转的开山点炮机卷住了上衣,他灵机一动双脚死蹬住机器往后扯,上衣撕碎了,人才没被卷进去铰成肉渣。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毛卫平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在西风作响的棚里,他常常就着豆大的灯火,一遍一遍地读那本从家里带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他最喜爱的英雄保尔“约会”。
1983年,20岁那年,他被安排到家乡一国营工厂的食堂当工人。由于工友操作失误,毛卫平在一次事故中被和面机卷掉了右手大半截手掌。他离开了一线岗位,先后做过门卫、团委、办公室等工作,而出于同情,领导为他安排了清茶、报纸和按部就班的一日8小时。年仅20岁就成了被别人照顾的对象,这一生该怎样活下去?毛卫平不甘心。
2
爱心创业敲开深圳大门
说起自己的创业经过,在幕后的妻子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虽然手没有了,但当时还是毛卫平女朋友的李玉荣并没有嫌弃他,反而用一种别样的关怀支持着他好好活下去,做出一番事业来。
毛卫平对记者说:“我一直希望能够像爷爷一样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手没了以后,像爷爷一样当将军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但是我还可以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我深深明白,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才能帮助别人,为社会做点事情,于是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带着这个梦想,1992年夏,29岁的毛卫平终于告别妻儿,独自“到深圳看看”。
没有任何一个人对毛卫平说过,他自己能够在社会独立的生活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付出,因为没有一个人把他当成残疾人看。“一个人是否残疾,不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心灵。”这是毛卫平的话。
第一次来深圳毛卫平骑着一辆单车,没有钱,路过罗湖田心村时,一位愁眉不展对着3辆卡车叹气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问竟是平江老乡。这位老乡与深圳一公司订了一单石膏生意,可货从湖南拉来了,深圳公司却不要了。由于事先没有预收货款,不仅货烂在手上,包车运费也支付不上。毛卫平说:“给我一块样板吧,我去跑跑销路。”怀揣一块石膏瓦,毛卫平从蛇口到沙头角沿街打探。终于下步庙一建材店老板答应先付运费,并为他代销存货。
款很快如数收回,那个急得要哭的老乡在吃惊之余厚谢了这个手残的年轻人。这件事点醒了毛卫平:“这么快就销光,这玩艺儿在深圳肯定有市场!”
毛卫平立刻返回湖南老家,很快在矿山和工厂里学会了石膏生产的全套工艺。十几天后,他带着9000元现金和11个熟练工返回深圳。深圳关外与东莞市交界处有一片废弃的部队营房,由于经久无人用,营地里杂草没膝。他租下这片地,挥刀开荒盖起一溜厂房。
艰苦的创业开始了。毛卫平每天早晨5时起床,从东莞出发,单手骑车3个小时行60公里到深圳,早8时从沙湾检查站入关,绕着建材市场一家一家推销他的石膏板。晚上5时出关,再花上3小时回家。
一次在梧桐山大望村碰到一个搞建筑施工的故交老刘,毛卫平次日早8时就拍人家大门。老刘从被窝里爬起揉着眼睛说:“这么早你就不让人睡?有你这劲,我看你这事业准成!”
做好的石膏板要放在院子里晒干,不出去的时候,毛卫平就会在院子里一块一块地翻晒板材。常常做到左手出血,右手仅有的一个手指磨破,但是毛卫平依然感到快乐,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希望。同时,他也看到了身后可以帮助别人的喜悦。妻子看到他的时候心疼得流下了眼泪,但是为了支持丈夫,她还是默默奉献着她的关爱。
3
2元钱的酸楚和9个孩子的读书梦
1996年农历五月初四,已经拥有6个工厂、200多工人的毛卫平,仍早晨5时起床亲自到市内送货。富起来的他却不能够忘记自己少年时因交不起2元学费站在教室门外上课的酸楚,为家乡修路、架桥、抗洪、建学校成了他热衷的事情。他还直接捐助了9名贫困中学生上学。
第一次资助孩子上学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毛卫平和妻子到平江的一所学校参观。当地的老师讲述了有个叫陈云龙的孩子没有钱上学的事情,当时他就与妻子商量要资助这个孩子上大学。同样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妻子对于这件事情非常支持,她积极为丈夫准备好了捐助陈云龙的学费。“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一次一个孩子写信给我。她刚上初中,班级排名83名,但是经过一个学期已经是38名了。她说是由于我的原因,如果不好好学习很对不起我。我第一次觉得这种付出得到了回报,这种爱的传播得到了回应”。讲述着自己资助的孩子的事情,毛卫平只给记者说了这样的一件事。是啊,得到一个残疾人的资助,恐怕任何一个人拿到这笔钱都会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的。孩子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超越这个残疾的施恩者呢?
前不久,毛卫平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小学房子已经非常危险了,但是由于贫困,村里没有钱维修,毛卫平当即和妻子决定在家乡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安全上学。
(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卢东勃